巴勒斯坦外交部長里亞德·馬勒基22日請求位于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全面調查”以色列涉及的“戰爭罪行”。 以色列方面稱此舉“荒謬”,質疑巴方調查請求的法律效力。 【“立即調查”】 馬勒基22日在海牙與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法圖·本蘇達會面。 他隨后告訴媒體記者,巴方已向國際刑事法院遞交“情況說明”,尋求“立即正式調查”以色列方面涉嫌針對巴勒斯坦人的“戰爭罪行”,包括以色列在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興建猶太人定居點以及近期在加沙地帶發生的流血事件。 馬勒基說,已有超過100名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帶邊界示威中遭以色列士兵殺害。 “以色列有對巴勒斯坦人犯罪免于罪責的風氣,”馬勒基說,“這一(調查)請求是巴勒斯坦對國際問責機制的考查,也是對國際法的尊重……這是向正義邁出的重要歷史性一步,巴勒斯坦人持續承受廣泛和系統性的罪行。” 按馬勒基的說法,巴方的請求將賦予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權力,調查以色列所涉2014年以來的罪行。“我們認為,有足夠且無可辯駁的證據證明(以色列犯罪)。” 巴勒斯坦多邊事務部助理部長阿馬爾·赫加齊告訴美聯社記者:“以方的行徑需要我們采取行動,這也是我們作出(請求調查)這一舉動的原因。” 【多次請求】 這并非巴勒斯坦方面首次要求國際刑事法院調查以色列。 根據《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國際刑事法院主要審理2002年7月1日以后發生的種族滅絕罪、戰爭罪和反人類罪等嚴重國際犯罪案件。 2009年,巴方向國際刑事法院提出調查以方的要求。鑒于當時巴勒斯坦在聯合國的法律地位僅為“觀察員實體”而非“國家”,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辦公室初步審查后決定不啟動正式調查程序。 但是,按國際刑事法院2015年1月16日發布的公告,聯合國大會2012年11月給予巴勒斯坦“非會員觀察員國”地位,巴勒斯坦政府隨后加入《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國際刑事法院對巴方提出的調查請求有司法管轄權。 巴勒斯坦2015年4月1日正式成為國際刑事法院成員,進而為巴方在國際刑事法院以戰爭罪或危害人類罪起訴以色列鋪平道路。 美聯社報道,巴方22日遞交的“情況說明”將促使國際刑事法院盡快就是否對以方啟動全面調查拿定主意。 【以方不滿】 就巴方的最新舉措,以方22日回應,巴方調查要求“不具法律效力”,由于以色列不是國際刑事法院成員,這一法院對它不具有管轄權。 以方同時指認巴方煽動針對以方的暴力,利用以色列婦女和兒童充當“人盾”。 “巴勒斯坦方面煽動‘恐怖主義’的同時,通過國際刑事法院采取行動,這一舉動荒謬,”以方在一份聲明中說,“以色列希望國際刑事法院及其檢察官不要屈服于巴勒斯坦方面的壓力,堅決反對巴方試圖政治化國際刑事法院、讓法院脫離原有使命的努力。” 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占領“綠線”以外的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隨后在這些地區興建猶太人定居點。“綠線”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在第三次中東戰爭前的實際停火線。國際社會認為,在上述地區興建猶太人定居點住宅違反國際法。猶太人定居點問題是以巴和談的主要障礙之一。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去年12月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并啟動美駐以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進程,巴以緊張局勢隨之升級。 本月14日,美國駐耶路撒冷使館揭牌,數萬名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帶與以色列交界的區域抗議,遭以色列士兵實彈和催淚瓦斯驅散,大約6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劉曦)(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5-18]一位80歲巴勒斯坦老人的夙愿
- [ 05-17]巴解高官稱“屠殺”巴勒斯坦平民將摧毀中東和平機會
- [ 05-17]和平路難行 巴勒斯坦人在血淚中度過“災難日”
- [ 05-16]在黎巴勒斯坦難民紀念“災難日”
- [ 05-16]巴勒斯坦舉行全國哀悼和罷工悼念巴以沖突死難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