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沙漠公園(5月25日無人機拍攝)。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沙漠公園地處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寧夏引黃灌區與沙漠“抗爭”的“前線”。該公園總面積6.6萬畝,分為大泉、馬鞍山、長流水、大海子景區。如今,景區內綠樹成蔭、湖水清澈,已不是昔日漫漫黃沙的景象,展現著治沙人的艱苦創業成果,也讓前來參觀的游客們感受到綠水青山帶來的“生態福利”。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這是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沙漠公園(5月25日無人機拍攝)。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沙漠公園地處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寧夏引黃灌區與沙漠“抗爭”的“前線”。該公園總面積6.6萬畝,分為大泉、馬鞍山、長流水、大海子景區。如今,景區內綠樹成蔭、湖水清澈,已不是昔日漫漫黃沙的景象,展現著治沙人的艱苦創業成果,也讓前來參觀的游客們感受到綠水青山帶來的“生態福利”。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5月25日,游客在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沙漠公園參觀游覽。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沙漠公園地處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寧夏引黃灌區與沙漠“抗爭”的“前線”。該公園總面積6.6萬畝,分為大泉、馬鞍山、長流水、大海子景區。如今,景區內綠樹成蔭、湖水清澈,已不是昔日漫漫黃沙的景象,展現著治沙人的艱苦創業成果,也讓前來參觀的游客們感受到綠水青山帶來的“生態福利”。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這是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沙漠公園(5月25日攝)。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沙漠公園地處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寧夏引黃灌區與沙漠“抗爭”的“前線”。該公園總面積6.6萬畝,分為大泉、馬鞍山、長流水、大海子景區。如今,景區內綠樹成蔭、湖水清澈,已不是昔日漫漫黃沙的景象,展現著治沙人的艱苦創業成果,也讓前來參觀的游客們感受到綠水青山帶來的“生態福利”。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