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5次上合峰會的三個關鍵詞
2018-05-29 14:06: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陳暉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習近平5次上合峰會的三個關鍵詞 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 比什凱克、杜尚別、烏法、塔什干、阿斯塔納,2013年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先后5次出席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峰會。28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宣布,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將于6月9日至10日在青島舉行。屆時,習近平將再次出席上合組織峰會。 回看5次峰會上習近平的講話,三個關鍵詞引人關注。 “上海精神” 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是習近平在多次上合峰會講話中,開宗明義的關鍵詞。 在2013年比什凱克峰會上,習近平提出四點主張,第一點就是弘揚“上海精神”。他說,落實“上海精神”,不斷增進成員國互信,在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開展互利合作,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符合各成員國人民利益和訴求。 在此后的峰會上,習近平多次就堅持和弘揚“上海精神”作出論述:“上海精神”已經成為上海合作組織賴以生存發展的根基,代表了當今國際關系發展方向;“上海精神”具有超越時代和地域的生命力和價值;“上海精神”產生的強大凝聚力是本組織發展的保證…… “上合組織的和諧源于堅持和弘揚‘上海精神’。”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會長李永全向中新社記者指出,這一精神本質是一種新型國際關系,政治上強調平等,經濟上強調務實合作。它因地區國家發展的訴求而來,上升成為一種共同的理念,反映地區國家共同的心聲。 “習近平多次重申堅持和弘揚‘上海精神’,可以視作是不忘‘上合初心’的體現。”李永全說。 務實合作 “務實合作是上海合作組織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原動力”,習近平在比什凱克峰會上指出。 在5次峰會上,習近平多次就加強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務實合作提出建議,并推動上合組織各國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相對接。 2013年比什凱克峰會,習近平提出,著力發展務實合作。“上海合作組織6個成員國和5個觀察員國都位于古絲綢之路沿線。作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我們有責任把絲綢之路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在此后的峰會上,習近平先后提出:我們希望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同上海合作組織各國發展規劃相輔相成,將同有關國家一道,實施好絲綢之路經濟帶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促進歐亞地區平衡發展; 為促進本地區經濟整體發展,中方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同各國發展戰略對接,希望上海合作組織為此發揮積極作用并創造更多合作機遇; 中方和有關各方正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等區域合作倡議以及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等各國發展戰略對接,上海合作組織可以為此發揮重要平臺作用。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馬加力向中新社記者指出,在擴員前,上合組織成員國正好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經過的區域;擴員后,新增成員國也希望借此加強互通建設。“‘一帶一路’與上合組織成員國有著天然的互需和默契。” 他并表示,從絲路精神到“一帶一路”,習近平在上合峰會講話的表述,也是“一帶一路”倡議走向成熟的過程。“在青島峰會上,中方料將進一步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上合倡議。” 中國擔當 除“一帶一路”建設外,習近平還在講話中,從機制性和具體措施上,提出助力上合組織發展的具體措施,體現了中國擔當。 如在各方極為關切的安全領域,習近平在2014年杜尚別峰會提出,中方建議本組織商簽反極端主義公約,研究建立打擊網絡恐怖主義行動機制,定期舉行貼近實戰的聯合反恐演習,推動聯合反恐力量建設。 在2017年阿斯塔納峰會,這一倡議變為現實。各方根據中方倡議簽署《上海合作組織反極端主義公約》。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向中新社記者指出,中方此舉有力完善了打擊“三股勢力”的法律基礎,有利于對恐怖主義標本兼治,有助于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反恐合作。 此外,習近平還多次在峰會上提出具體承諾和措施。如在塔什干峰會,習近平提出,中方愿在2017年至2019年為成員國培訓1000名貿易便利化專項人員等。在阿斯塔納峰會,習近平表示,中方決定向秘書處追加捐款1000萬元人民幣,用于改善工作條件和開展活動。 阮宗澤認為,這些都是中方5年來對上合組織發展實實在在的貢獻。 “而作為上合組織擴員后的首次峰會,青島峰會更承擔著為上合組織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發展開好頭、起好步的重要使命。”阮宗澤說,作為輪值主席國和主辦方,中方將在青島峰會對上合組織發展提出更多務實的建議,繼續承擔使命、展現擔當。(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