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人民日報5月31日評論員文章:構筑強大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院院士大會重要講話 “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必須具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高度,明確提出了推進科技創新的具體要求,為我們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指明了方向。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發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召,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明確我國科技創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我國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必須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為實現偉大夢想構筑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 推進科技創新,就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提升國際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支撐。必須強化戰略導向和目標引導,強化科技創新體系能力,加快構筑支撐高端引領的先發優勢,加強對關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學問題的研究部署,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力爭實現我國整體科技水平從跟跑向并行、領跑的戰略性轉變,在重要科技領域成為領跑者,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成為開拓者,取得標志性科技成就,創造更多競爭優勢;必須抓住基礎研究這一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趨勢,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礎、儲備長遠,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夯實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根基。從根本上說,只有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才能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推進科技創新,就要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要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著力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優先培育和大力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構建產業體系新支柱,做大做強數字經濟,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要用好工程科技這個推動人類進步的發動機和產業革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有力杠桿,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經濟建設和事關國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問題,在前瞻性、戰略性領域打好主動仗。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構筑強大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我們就一定能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目標。 |
相關閱讀:
- [ 05-30]文化科技工作者:用前沿科技對接文化需求
- [ 05-30]習近平: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
- [ 05-30]這些與習近平同框的科技“大咖”們
- [ 05-30]拆墻松綁搶人才 人工智能搞試驗——香港創新科技擼起了袖子
- [ 05-30]綜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強大支持 ——海外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