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全文如下。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近年來,我國科研誠信建設在工作機制、制度規范、教育引導、監督懲戒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整體上仍存在短板和薄弱環節,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時有發生。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科學精神,倡導創新文化,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現就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科研環境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以優化科技創新環境為目標,以推進科研誠信建設制度化為重點,以健全完善科研誠信工作機制為保障,堅持預防與懲治并舉,堅持自律與監督并重,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著力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科研誠信建設新格局,營造誠實守信、追求真理、崇尚創新、鼓勵探索、勇攀高峰的良好氛圍,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的社會文化基礎。 (二)基本原則 ——明確責任,協調有序。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明確科研誠信建設各主體職責,加強部門溝通、協同、聯動,形成全社會推進科研誠信建設合力。 ——系統推進,重點突破。構建符合科研規律、適應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要求的科研誠信體系。堅持問題導向,重點在實踐養成、調查處理等方面實現突破,在提高誠信意識、優化科研環境等方面取得實效。 ——激勵創新,寬容失敗。充分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多樣性、路徑不確定性的特點,重視科研試錯探索的價值,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容錯糾錯機制,形成敢為人先、勇于探索的科研氛圍。 ——堅守底線,終身追責。綜合采取教育引導、合同約定、社會監督等多種方式,營造堅守底線、嚴格自律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氛圍,讓守信者一路綠燈,失信者處處受限。堅持零容忍,強化責任追究,對嚴重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依法依規終身追責。 (三)主要目標。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科學規范、激勵有效、懲處有力的科研誠信制度規則健全完備,職責清晰、協調有序、監管到位的科研誠信工作機制有效運行,覆蓋全面、共享聯動、動態管理的科研誠信信息系統建立完善,廣大科研人員的誠信意識顯著增強,弘揚科學精神、恪守誠信規范成為科技界的共同理念和自覺行動,全社會的誠信基礎和創新生態持續鞏固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為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重要支撐。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