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開羅6月4日電 通訊:分享與奉獻——在埃及體驗開齋飯文化 新華社記者鄭思遠 李奕言 日落前半個小時,埃及首都開羅邁泰里耶區的賽義達社區一派熱鬧景象。三四米寬的巷子里掛滿節日彩燈和氣球,綿延幾十米的餐桌旁坐滿近千名等待開齋的居民,十幾個年輕小伙穿梭其間,為眾人分發食物和飲料。 隨著太陽落下,悠長的宣禮聲響起,齋月期間齋戒的穆斯林迎來一天中的開齋時刻。 5月31日,賽義達社區的居民通過舉辦千人慈善長桌宴的方式慶祝齋月,踐行分享與奉獻精神。穆斯林通過齋戒體會窮苦人的不易,也通過開齋來展現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美德。 社區居民、公務員法塔赫·哈桑是活動的主要負責人。他告訴記者,賽義達社區連續6年舉辦千人規模的開齋飯,免費邀請社區居民參加。 “這樣的開齋飯使鄰里關系更加融洽,從采購食材到裝飾街道、準備和分發食物,每個人都在參與和奉獻,這正是齋月的意義所在。”哈桑說。 36歲的糧店老板阿德爾·穆罕默德從中午開始就在為晚上的開齋飯準備果汁。“為了今晚的開齋飯,我把糧店關了,”他說,“社區里有許多人經濟狀況不好,很難負擔得起這樣一頓飯,能邀請他們參加長桌宴,和他們一起分享開齋時刻我感到很高興。” 哈桑說,在長桌宴上,社會階層差異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平等和友愛。“許多醫生、工程師和高級公務員也在這里幫廚或打掃,他們就在大家中間。” 哈桑介紹,每年長桌宴的籌款工作要提前6個月進行。在埃及等伊斯蘭國家,一些機構或個人在齋月期間會搭起齋棚,為窮人或無家可歸者提供免費的開齋飯。在齋月期間幾乎每條街道、每個社區都設有齋棚,但很少能達到賽義達社區千人長桌宴的規模。 “我決心把這種傳統繼續下去,傳給下一代人。”哈桑自豪地說。 在埃及,齋月期間搭齋棚、送齋飯已經成為一種宗教和文化傳統。在遍布大街小巷的齋棚當中,不乏華僑華人的身影。 6月2日傍晚,距開齋時間還有一個小時,開羅馬阿迪區的慈善齋棚已經坐滿人,埃及華人石材協會準備的烤雞腿、米飯、蔬菜沙拉等食物香氣四溢。中國齋棚豐盛的飯菜給前來享用開齋飯的埃及人留下深刻印象,許多人慕名前來。 中國駐埃及大使宋愛國為當地民眾端上一份份熱騰騰的飯菜,并致以齋月祝福。一名埃及工人激動地向宋愛國表示感謝,與他親熱地行貼面禮,并連呼“我愛你們”。 埃及華人石材協會從2012年開始舉辦這樣的齋月慈善活動。今年,協會連續25天免費供應開齋飯,平均每天120至150份。 協會會長黃友燈說:“舉辦齋月慈善活動是履行企業責任、回饋當地社會的良好契機,拉近了中國人、中國企業與埃及人的關系。”他表示,無論是每天來吃開齋飯的普通埃及人,還是同樣舉辦慈善活動的埃及企業家,都對中國人舉辦齋月慈善活動稱贊不已。 協會秘書長呂明華介紹,目前埃及華人石材協會的會員企業雇用埃及員工超過3000人。齋月期間,大多數中國工廠也向埃及員工提供免費的開齋飯或補貼。 “齋月期間的慈善活動可以讓當地人感受到中國人對他們文化的尊重和中國人的濃濃溫情。”呂明華說。 |
相關閱讀:
- [ 05-31]埃及發現疑為古希臘羅馬時期浴場遺跡
- [ 05-25]埃及深挖傳統能源潛力
- [ 05-24]埃及和約旦呼吁共同努力恢復巴以和談
- [ 05-18]埃及迎來齋月首日
- [ 05-18]埃及宣布在齋月期間保持拉法口岸開放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