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5日電(記者 張素) 記者5日從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16556件。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于2015年7月1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啟動試點。最高檢統計,試點啟動以來,累計督促關停和整治違法排放廢氣和其他空氣污染物的企業2323家;督促關停和整治其他造成環境污染的企業(不含大氣污染企業)1991家;關停未依法辦理環評的企業695家;督促關停和整治違法養殖場1963個。 除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各級檢察機關還在持續開展專項立案監督,依法打擊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最高檢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生態環境資源刑事案件專業性強的特點,各級檢察機關與公安、法院以及環保等部門溝通協調,明確破壞環境資源案件證據標準。 各地檢察機關還在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過程中探索開展生態環境刑事辦案新機制。目前,全國有河北、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貴州、云南7個省級檢察院,42個市級檢察院,132個基層檢察院設立了生態環境保護檢察部門,專門負責辦理破壞環境資源刑事案件。 據統計,2013年至2017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刑事案件29702件43057人,起訴88193件137963人。 |
相關閱讀:
- [ 06-05]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公民生態環境十條行為規范
- [ 06-05]生態環境部約談三地黨委政府:嚴禁"表面整改"
- [ 06-04]江西宜春等3地因環保督察“表面整改”等問題被生態環境部約談
- [ 06-04]翔安區貫徹綠色發展理念 持續改善流域生態環境
- [ 06-02]習近平要什么樣的生態環境保護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