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積金,是保證“住有所居”的重要手段。2017年,我國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254.76萬筆、9534.85億元,其中中低收入群體占96.05%,首套住房貸款占86.24%,有力支持了職工基本住房消費。 未來我國將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當前擴大覆蓋范圍的重點是廣大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就業形態人員等群體。然而,在一些地區和單位,他們并沒有被納入公積金制度保障范圍。如何進一步擴大公積金制度惠及面?今年以來,湖北持續加大住房公積金繳存“擴面”力度,讓更多職工享受制度紅利。 “擴面”效果如何?會不會增加企業負擔?記者進行了走訪。 臨聘人員:更多關注拿到手的待遇,導致繳納意愿不強 “以前買房想都不敢想,幸好公司給我們繳納了公積金,如今通過公積金貸款終于圓了進城夢。”武漢市民梁先生把鄉下的孩子接到身邊上小學,一家人過上團圓的生活。 梁先生的父母都是農民,愛人沒有工作,一家5口人都指著他養活。2015年底,他由湖北中新人力資源開發公司勞務派遣到中建三局投資發展公司,成為一名專職司機。 “以前打工,單位從沒有給我繳過公積金。現在的公司不僅為正式員工繳納五險一金,連我們這樣的‘臨時工’也都享受公積金待遇。”梁先生介紹。 但是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像梁先生這樣,由單位為聘用、勞務派遣人員等繳納公積金的情況還不多見,很多單位表示外來務工人員或“臨時工”最多管“五險”。 “目前,針對聘用制、派遣制等人員的‘擴面’還存在一些困難。”湖北省住建廳公積金監管處有關負責人表示,部分職工對公積金繳存積極性不高。比如,外來務工群體收入本來就不高,購房能力不足,意愿也不強,如果企業實行工資待遇總包干,他們更多關注拿到手的待遇。 工作流動性大也影響了部分人員的公積金繳納意愿。“一些勞務派遣工跟著項目走,經常換東家。由于擔心公積金會發生斷繳、異地轉移接續使用不便等問題,繳納意愿也不強。”該負責人介紹,去年7月起,全國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平臺正式上線,實現賬隨人走、錢隨賬走。這為流動性較大的聘用、勞務制等務工群體繳納公積金帶來了便利。 此外,一些單位用工制度不健全,未與臨聘人員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為他們繳納公積金。對此,該負責人表示,要促使更多的城市和企業將公積金寫入勞動合同示范文本。 非公企業:覆蓋率偏低,但觀念在轉變、擴面潛力巨大 “擴面”的一大任務是在非公企業中擴大繳存范圍。由于一些企業認識不足、政策溝通不到位等原因,目前公積金在非公企業的覆蓋率仍然偏低。 “過去我們簡單地認為公積金會增加企業成本。公司有大量生產一線職工,將他們全部納入公積金繳存范圍,可能會對經營造成一定影響。”稻花香集團總經理曾洋說。稻花香是一家大型民營企業,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 宜昌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歸集管理科科長秦群則不這么認為。“短期內可能增加了企業用工成本,但長遠來講,有利于吸引人才,調動職工積極性和勞動熱情,間接降低用工成本。” “宜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多次到我們公司推介政策,讓大家逐步轉變了觀念。在廣泛聽取企業職工意見基礎上,集團于去年7月召集旗下部分公司召開聯合職代會,確定了內部繳存公積金的實施方案。”曾洋介紹,2017年8月至今,稻花香已為下屬6家公司2092名職工辦理了繳存登記。 2017年,湖北全省建立了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單位有6.6萬家,其中非公企業2.4萬家,占37%;實際繳存職工465萬人,其中非公企業繳存人數為149萬人,占繳存總人數的32%。 雖然非公企業覆蓋率偏低,但擴面潛力巨大。2017年全省新增繳存公積金職工55.86萬人,其中非公企業職工31.85萬人,一半以上新增繳存職工都來源于非公企業。 監管單位:自愿、強制繳納靈活結合,兼顧企業減負 2017年湖北新增住房公積金繳存額666.8億元,同比增長17%。“我們的目標是,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公積金年歸集額超千億元。”湖北省住建廳廳長李昌海表示。 近年來,湖北各地加大公積金繳存“擴面”力度。黃岡提倡進城務工人員、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存使用公積金,開辟綠色通道,支取、貸款政策向其傾斜,一批“新市民”紛紛選擇繳納公積金。宜昌創新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執法等形式,去年新增445家非公企業建立公積金制度,新增繳存人數3.6萬人。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不得逾期繳存或者少繳。”《關于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規定,有條件的地方,城鎮單位聘用進城務工人員,單位和職工可繳存住房公積金;城鎮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人員可申請繳存住房公積金。 “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溝通力度,提高企業和職工知曉率,在有條件的城市探索自愿繳存機制,吸引有住房需求的群體進入。另一方面,要推動立法,加大公積金執法力度,將公積金繳存情況納入企業信用記錄,增強繳存擴面的強制性。”湖北省住建廳有關負責人說。此外,還應推進政策創新,將在城鎮穩定工作的農民工、個體工商戶等新市民納入制度范圍,在租購住房上給予政策支持。 公積金“擴面”是否會增加經營困難企業負擔? “對尚未建立公積金制度的企業,可以先低門檻進入,再逐步提高繳存標準。”該負責人表示,確有經營困難的企業,可按照規定申請少繳或緩繳,待經營好轉后補繳和恢復正常繳存。2017年,湖北申請降低繳存比例的單位達到135個,涉及職工3.62萬人,降低歸集繳存額達3705萬元;申請緩繳單位79個,涉及職工6241人,為企業暫緩支出資金約6147萬元。 |
相關閱讀:
- [ 05-31]三部門: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已超12萬億元
- [ 05-25]廈門行政服務中心住房公積金大廳新添平板電腦自助辦理機
- [ 05-24]福州179人因騙取異地購房公積金被查 已有71人退款
- [ 05-16]公積金繳存新規:降低繳存比例延期至2020年
- [ 05-16]福州公積金貸款、提取業務不再需要身份證復印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