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一年一度的G7峰會將在加拿大滑雪勝地夏洛瓦舉行,但會場氣氛注定不會“清涼”。有評論指出,當白宮不念“舊情”向歐盟、加拿大開征鋼鋁關稅后,G7成員幾乎都已登上美國貿易的“黑名單”。法國財長勒梅爾上周末直言,G7實際已淪為“G6+1”。 從和氣到生氣? “美國和歐洲自3月開始一直就貿易問題進行談判,”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上海歐洲學會副會長葉江指出,“只是眼下,雙方談判破裂、貿易戰一觸即發,這個問題無疑將成為峰會上最重要的話題。”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學者西斯爾·康利認為,在關稅大棒下,各國領導人恐怕很難專注于其他問題。 美國《紐約時報》認為,事實上,貿易并不是造成G7峰會氣氛尷尬的唯一原因。由于美國在貿易、氣候變化和外交政策上的“格格不入”,峰會議題將變得復雜。 “過去幾年,西方國家一直借G7峰會展示西方團結、仍處于世界舞臺中心的形象,這次很難實現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指出,“G7內部已形成1對6的格局,其他國家勢必會在貿易、伊核協議和美搬遷駐以色列使館等問題上對美國群起而攻之。” 最“生氣”的當屬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路透社評論稱。盡管政治理念與世界觀不盡相同,但他卻是首批祝賀特朗普當選的領導人之一,自認為“沒有哪個朋友、盟友和伙伴”比美國與加拿大更親密。然而,當他出現在G7會場時,他的臉上很難再有習慣性的微笑,而是扮演起一個陌生角色:特朗普的批評者。“歐洲的憤怒也相當大,歐洲不能接受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征收關稅,歐洲不是特朗普權力的皮球。”德國《明鏡》周刊稱。 渥太華大學國際事務教授帕里斯認為,本次峰會的主要挑戰是,如何保持G7的完整性。 從懲罰到安撫? 不過,美國方面似乎并不悲觀。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提醒”西方伙伴,總統有權隨時撤銷或修改關稅政策,所以仍有“靈活”的談判空間。 “這種‘先罰后談’的做法其實是特朗普的對歐策略,”崔洪建認為,但是歐洲恐怕“不吃這套”。歐洲此前曾有意妥協,但他們隨后發現,特朗普的要價永無止境。這次是鋼鋁關稅,未來可能還會在進口汽車、市場準入問題上進一步發難。如果這次歐洲繼續讓步,特朗普還會步步緊逼。“因此,歐盟這次估計會在峰會上堅持立場:先豁免再談判,并向特朗普發出一個信號:適可而止。” 西方輿論也持類似觀點。法新社稱,歐盟早在半個月前就已擬好一份價值33億美元的報復清單。一位法國官員表示,總統馬克龍可能會在峰會上與特朗普會晤,并就貿易問題“攤牌”。有加拿大媒體稱,東道主應該帶領其他國家“圍毆”美國。面對憤怒的大多數,“特朗普將如何解釋自己的貿易立場、如何安撫西方盟友,將是本次峰會的看點之一。”崔洪建說。 從妥協到較量? “圍毆”也好,“攤牌”也罷,專家們認為,各國可能會盡情“攻擊”美國,但并不會與美國“決裂”。“他們只是希望進一步對特朗普施壓,促其改變態度,或者作出其他一些技術性讓步。”崔洪建說。 “斗而不破,仍是盟友與美國之間的基本狀態。”葉江指出,歐美圍繞鋼鋁關稅問題仍有談判余地。歐盟此前的立場是要求美國“無條件豁免”;美國則堅持“有條件豁免”,比如像韓國那樣自愿降低對美出口量并允諾進口更多其他產品。“我認為,雙方最終還是能夠找到妥協空間,這本身也是G7峰會存在的意義之一。” 然而,國際輿論可能要“打抱不平”。為什么美國先“翻臉”,最終還是要其盟友(歐盟、日本和加拿大)妥協?崔洪建認為,一個原因是,西方國家仍對美國抱有期待。“他們認為,美國與盟友關系不順可能只是暫時現象,會隨著特朗普的離任而消失,并不是美歐、美日、美加關系的長期走向。”事實上,小布什政府時期,美國在處理與盟友關系時也曾有過類似做法,有意對鋼鋁產品征收高額關稅。不過,由于小布什本人沒有特朗普善變、主流政治對其牽制更大、國內經濟好轉等原因,美國最終放棄了嚴厲的貿易措施。 一些專家認為,美國與傳統盟友關系的逐漸疏遠并不是暫時的,而是長期性的。盡管美國的政治鐘擺會不斷擺動,但盟國已經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充分利用美國的巨大市場,未來的局面可能更加困難。(安崢) |
相關閱讀:
- [ 06-04]上合組織媒體峰會開啟交流合作新時代
- [ 06-01]今年中國第二場重大主場外交將釋放哪些信息?——聚焦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四大看點
- [ 05-15]新西蘭中國商業峰會給兩國企業帶來新機遇
- [ 04-16]美洲峰會折射美拉關系裂痕
- [ 04-12]不想離開白宮?特朗普成首位缺席美洲峰會美總統
- [ 04-17]美國“拉攏拉美”的峰會剛閉幕,巴拿馬就力邀中國修鐵路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