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粽”迎端午
6月12日,在廣西柳州市融安縣雅瑤鄉,居民在包彩色粽子。端午節將至,融安縣雅瑤鄉居民用花草汁液把糯米染成彩色,制成獨具特色的彩色粽子,煮熟的粽子香糯可口,色彩艷麗。

我國迎來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6月9日,在沈陽舉辦的遼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上,一名小朋友手拿剛剛制作好的糖畫。當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巧手剪出“世界杯”
6月12日,河北省邯鄲市民間剪紙藝人馮石萍在創作世界杯主題剪紙作品。日前,河北省邯鄲市民間剪紙藝人馮石萍利用兩周時間,創作出以梅西、C羅、內馬爾等球星為原型的剪紙作品,迎接世界杯的到來。

河北雞澤:手工掛面促農增收
6月12日,邯鄲市雞澤縣雞澤鎮王青村手工掛面作坊內,農民在對掛面進行晾曬。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雞澤鎮王青村的手工空心掛面迄今已有上百年的加工歷史。近年來,河北省雞澤縣雞澤鎮大力發展特色手工掛面加工,鼓勵農村“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在掛面作坊打工、學藝。目前,該鄉鎮共有100多戶掛面作坊,手工掛面生產促進了當地農民增收。

草原騎警隊:鐵路沿線守衛者
6月的錫林浩特牧區,草原返青,牛羊外出覓食,鐵路公安處的騎警隊的巡線工作也變得忙碌起來。他們沿著鐵路線兩側進行巡視,修補被牛壓壞的鐵路護網,查看是否有牲畜進入。一方面防止發生擋停事故,另一方面也為牧民減少損失。

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足跡化石在中國發現
這是6月6日在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拍攝的在中國三峽地區發現的距今5.4億多年前的動物足跡化石。
6月7日,美國《科學》(Science)雜志子刊《科學進展》刊發了中美科學家在中國三峽地區發現距今5.4億多年前動物足跡化石的研究成果。這些足跡由生活在寒武紀前的一種類似蝦的動物留下,也是迄今發現的地球上最早的動物足跡化石。

3萬畝“私家湖泊”為何如此任性?
夏順安建造的矮圍一角(5月10日無人機航拍)。在洞庭湖深處,一道高高壘砌的堤壩似“水中長城”,圍出一片面積近3萬畝的私人湖泊,嚴重影響濕地生態及湖區行洪。“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這道堤壩是當地一個私企老板所建,曾被湖南省、益陽市、沅江市(縣級市)等各級政府數次嚴令拆除,但依舊巋然不動。近日,生態環境部組成督察組,對洞庭湖私人矮圍破壞生態問題開展專項督察。

信用智能借書機亮相河北宣化
6月11日,讀者在張家口市宣化區行政辦公中心“信用智能借書機”前挑選借閱圖書。
為方便讀者借閱圖書,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日前引進了30多臺“信用智能借書機”,安置在市民服務中心、圖書館、部分社區等公共場所,每臺機器內放置圖書200冊,讀者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免費借閱圖書。

難舍畢業季
6月9日,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學的高三畢業生在畢業典禮上與老師擁抱。
當日,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學舉行2018屆學生畢業典禮,學生們領取畢業證書,感謝恩師,與同學互致祝福。

夏日漂流 樂享清涼
6月10日,游客在河北省邢臺市天河山景區漂流。
隨著氣溫升高,各地漂流等水上休閑娛樂項目逐漸升溫,人們戲水游玩,樂享清涼。

江蘇海安:夏日插秧忙
6月10日,江蘇省南通市海安農場的農民在秧田里起秧。
正值夏日,地處江海平原主要產糧區的江蘇省海安市的農民正忙著起秧、插秧,田間地頭處處呈現一派忙碌的景象。

第六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亮相中國美術館
6月10日,參觀者在中國美術館欣賞“第六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的參展作品。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第六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6月8日至6月24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大鼓”出山
6月12日,運送巨型銅鼓的貨車行駛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山區道路上。當日,由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馴樂苗族鄉韋氏銅鼓廠設計制作的直徑超過6米的巨型銅鼓從鄉里起運,運往環江縣城花竹帽廣場安放。該銅鼓由當地銅鼓藝人韋啟初率領的團隊歷時數月制作而成。

娃娃學戲曲 國粹有傳承
近年來,河北省內丘縣大良村小學積極開展戲曲文化進校園活動。學校將戲曲課程引入第二課堂,以戲曲展演、戲曲名家進課堂、戲曲社團交流等活動形式,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傳統戲曲文化的魅力。

走進文藝小村 感受傳統文化
6月6日,學生在華泉文化藝術小村“中華文化精舍”拼搭榫卯結構模型。
近年來,位于江西鷹潭龍虎山的華泉文化藝術小村著力打造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文化藝術旅游項目。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文化與自然遺產日”,華泉文化藝術小村邀請附近學校師生,走進“中華文化精舍”,感受中華傳統文化。

中非珍品雕像藝術展即將在重慶對公眾開放
6月7日,“走進非洲——中非珍品雕像藝術展”策展人之一盧重晉向媒體記者介紹展品。
當日,“走進非洲——中非珍品雕像藝術展”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舉行媒體預展,展出19世紀到20世紀中部非洲地區12個風格區域的120件(套)精品雕像。據悉,此次展覽將于6月8日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將持續至9月9日。

海口荔枝王大比拼
6月9日,來自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的農民梁均書種植的荔枝獲得比賽冠軍。當日,海南省海口市舉行“荔枝王中王”評比活動,來自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的農民梁均書種植的荔枝獲得冠軍。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利用當地的火山巖資源優勢,近年來著力打造“火山荔枝”品牌,通過“互聯網+農業+扶貧”的模式,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內蒙古草原進入全面返青期
6月6日無人機拍攝的進入全面返青期的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草原。
隨著氣溫回升、降雨量逐漸增多,內蒙古草原開始進入全面返青期。

和田玫瑰香飄綠洲
6月6日,在和田市伊力其鄉依蓋爾其村一處玫瑰田里,當地一家企業的員工正在采摘玫瑰。
又到和田玫瑰綻放時,大面積玫瑰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綻放,香飄沙漠綠洲。和田玫瑰為和田獨具特色的農產品,玫瑰花及其深加工產品為當地居民帶來芬芳和甜蜜。

藤茶富茶農
這是6月5日在湖北省咸豐縣坪壩營鎮拍攝的眉沁雪藤茶。連日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坪壩營鎮的萬畝藤茶陸續開采,當地農民搶采藤茶,企業忙著加工上市。近年來,咸豐縣利用“公司基地 合作社 農戶”的模式,通過土地流轉、鼓勵種植、生態采摘等方式,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