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5日電(記者 張素) 網絡購物給人們帶來方便,同時帶來一些“煩惱”。記者15日從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獲悉,2016年至2017年,全國新收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一審案件2.25萬余件,其中2017年新收一審案件數量同比增長41.51%,同年全國新收各類案件數量同比增長13%。 這份關于網絡購物合同糾紛的數據專題報告是由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制作。通過讀取人民法院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上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數據,報告分析出案件情況、地域分布、涉訴商品、審理情況等信息。 從地域來看,2016年至2017年,全國新收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一審案件數量排名前三地區分別為廣東、北京和江蘇,三地新收一審案件數量占全國總量的51.27%。其中,北京地區發案數量同比增長157.76%,成為全國發案數量最高地區。 分析涉訴商品具體內容發現,是以食品、藥品、保健品、化妝品等直接關涉人體生命和健康的居多。這四類商品在全部涉訴商品中占比高達95.3%。 原告集中于“80后”“90后”網購買家。2016年至2017年,全國新收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一審案件原告年齡集中于40歲以下,18歲至39歲年齡的原告占比81.01%。報告發現,相比來說“90后”網購買家更容易起訴。 從訴請內容來看,2016年至2017年,全國新收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一審案件中,原告訴訟請求以要求損害賠償居多,占比達65.84%。九成以上案件判賠數額在5萬元人民幣以內。 報告還指出,浙江天貓網絡有限公司(“天貓商城”)、浙江淘寶網絡有限公司(“淘寶網”)、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京東商城”)被訴案件數量最多,是2016年至2017年新收案件數量排名前三。報告注意到,僅提供平臺服務且服務較為規范的企業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情況較少,比如天貓商城、淘寶網在一審中被判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比例僅占0.43%、0.74%,多由平臺第三方商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
相關閱讀:
- [ 06-12]互聯網跨境電商貿易:網購時代的“網上絲綢之路”
- [ 06-12]超八成網友遭遇網購信息泄露 對網購平臺信息保護不滿意
- [ 06-12]互聯網跨境電商貿易:網購時代的“網上絲綢之路”
- [ 05-24]網購兒童用品抽檢結果總體不合格率近三成
- [ 05-21]海外華僑華人樂享中國跨境網購 化解鄉愁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