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版照片:上排從左至右依次為郭朝明、賀發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資料照片);下排從左至右依次為郭朝明兒子郭萬剛、賀發林兒子賀中強、石滿兒子石銀山、羅元奎兒子羅興全、程海兒子程生學、張潤元女婿王志鵬(5月20日攝)。八步沙,位于騰格里沙漠南緣,是甘肅省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20世紀80年代,沙化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村莊和農田推進。當地六位年齡加在一起共300多歲的老漢,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書上按下手印,誓用白發換綠洲。 37年過去,六老漢的后代“六兄弟”接過父輩的鐵鍬,把黃沙變林場,把林場變公司。而今,他們在沙漠里封沙育林達35萬畝,植樹3000萬株。八步沙,昔日的風沙口變成綠意盎然的沙漠觀光林場,一到四五月份,檸條、沙棘、紅柳競相花開,繽紛一片。 “六兄弟”曾經印過一張名片,背后是一幅綠茵茵的生態家園圖:山岳染綠,花開點點,雁陣輕翔。那是治沙人不懈追求的美麗夢想。“六兄弟”幸運地趕上了這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他們的夢想正逐步變成現實。新華社記者范培珅 攝

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羅興全、王志鵬、石銀山、郭萬剛、程生學、賀中強(從左往右依次為)(5月21日攝)。八步沙,位于騰格里沙漠南緣,是甘肅省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20世紀80年代,沙化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村莊和農田推進。當地六位年齡加在一起共300多歲的老漢,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書上按下手印,誓用白發換綠洲。 37年過去,六老漢的后代“六兄弟”接過父輩的鐵鍬,把黃沙變林場,把林場變公司。而今,他們在沙漠里封沙育林達35萬畝,植樹3000萬株。八步沙,昔日的風沙口變成綠意盎然的沙漠觀光林場,一到四五月份,檸條、沙棘、紅柳競相花開,繽紛一片。 “六兄弟”曾經印過一張名片,背后是一幅綠茵茵的生態家園圖:山岳染綠,花開點點,雁陣輕翔。那是治沙人不懈追求的美麗夢想。“六兄弟”幸運地趕上了這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他們的夢想正逐步變成現實。新華社記者范培珅 攝

90年代初,石滿(左)、賀發林(右)在八步沙治沙造林(資料照片)。八步沙,位于騰格里沙漠南緣,是甘肅省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20世紀80年代,沙化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村莊和農田推進。當地六位年齡加在一起共300多歲的老漢,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書上按下手印,誓用白發換綠洲。 37年過去,六老漢的后代“六兄弟”接過父輩的鐵鍬,把黃沙變林場,把林場變公司。而今,他們在沙漠里封沙育林達35萬畝,植樹3000萬株。八步沙,昔日的風沙口變成綠意盎然的沙漠觀光林場,一到四五月份,檸條、沙棘、紅柳競相花開,繽紛一片。 “六兄弟”曾經印過一張名片,背后是一幅綠茵茵的生態家園圖:山岳染綠,花開點點,雁陣輕翔。那是治沙人不懈追求的美麗夢想。“六兄弟”幸運地趕上了這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他們的夢想正逐步變成現實。新華社記者李生才 攝

2002年,“六老漢”之一的程海(右)上山勞動。八步沙,位于騰格里沙漠南緣,是甘肅省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20世紀80年代,沙化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村莊和農田推進。當地六位年齡加在一起共300多歲的老漢,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書上按下手印,誓用白發換綠洲。 37年過去,六老漢的后代“六兄弟”接過父輩的鐵鍬,把黃沙變林場,把林場變公司。而今,他們在沙漠里封沙育林達35萬畝,植樹3000萬株。八步沙,昔日的風沙口變成綠意盎然的沙漠觀光林場,一到四五月份,檸條、沙棘、紅柳競相花開,繽紛一片。 “六兄弟”曾經印過一張名片,背后是一幅綠茵茵的生態家園圖:山岳染綠,花開點點,雁陣輕翔。那是治沙人不懈追求的美麗夢想。“六兄弟”幸運地趕上了這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他們的夢想正逐步變成現實。新華社記者韓傳號 攝

2002年,六老漢之一張潤元(中)與晚輩一起上山勞動。八步沙,位于騰格里沙漠南緣,是甘肅省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20世紀80年代,沙化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村莊和農田推進。當地六位年齡加在一起共300多歲的老漢,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書上按下手印,誓用白發換綠洲。 37年過去,六老漢的后代“六兄弟”接過父輩的鐵鍬,把黃沙變林場,把林場變公司。而今,他們在沙漠里封沙育林達35萬畝,植樹3000萬株。八步沙,昔日的風沙口變成綠意盎然的沙漠觀光林場,一到四五月份,檸條、沙棘、紅柳競相花開,繽紛一片。 “六兄弟”曾經印過一張名片,背后是一幅綠茵茵的生態家園圖:山岳染綠,花開點點,雁陣輕翔。那是治沙人不懈追求的美麗夢想。“六兄弟”幸運地趕上了這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他們的夢想正逐步變成現實。新華社記者韓傳號 攝

2000年,年近70的羅元奎和石滿老漢的兒子石銀山(右)一起栽種樹苗。八步沙,位于騰格里沙漠南緣,是甘肅省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20世紀80年代,沙化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村莊和農田推進。當地六位年齡加在一起共300多歲的老漢,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書上按下手印,誓用白發換綠洲。 37年過去,六老漢的后代“六兄弟”接過父輩的鐵鍬,把黃沙變林場,把林場變公司。而今,他們在沙漠里封沙育林達35萬畝,植樹3000萬株。八步沙,昔日的風沙口變成綠意盎然的沙漠觀光林場,一到四五月份,檸條、沙棘、紅柳競相花開,繽紛一片。 “六兄弟”曾經印過一張名片,背后是一幅綠茵茵的生態家園圖:山岳染綠,花開點點,雁陣輕翔。那是治沙人不懈追求的美麗夢想。“六兄弟”幸運地趕上了這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他們的夢想正逐步變成現實。新華社記者韓傳號 攝

在古浪縣黃花灘移民區流轉的土地中,郭萬剛(右)在枸杞種植地里勞動(5月20日攝)。八步沙,位于騰格里沙漠南緣,是甘肅省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20世紀80年代,沙化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村莊和農田推進。當地六位年齡加在一起共300多歲的老漢,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書上按下手印,誓用白發換綠洲。 37年過去,六老漢的后代“六兄弟”接過父輩的鐵鍬,把黃沙變林場,把林場變公司。而今,他們在沙漠里封沙育林達35萬畝,植樹3000萬株。八步沙,昔日的風沙口變成綠意盎然的沙漠觀光林場,一到四五月份,檸條、沙棘、紅柳競相花開,繽紛一片。 “六兄弟”曾經印過一張名片,背后是一幅綠茵茵的生態家園圖:山岳染綠,花開點點,雁陣輕翔。那是治沙人不懈追求的美麗夢想。“六兄弟”幸運地趕上了這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他們的夢想正逐步變成現實。新華社記者范培珅 攝

八步沙林場場長郭萬剛(左)和侄子郭璽在八步沙林場瞭望塔查看八步沙防沙治沙情況(5月20日攝,無人機拍攝)。2017年春天,郭萬剛的侄子郭璽加入林場,成為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八步沙,位于騰格里沙漠南緣,是甘肅省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20世紀80年代,沙化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村莊和農田推進。當地六位年齡加在一起共300多歲的老漢,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書上按下手印,誓用白發換綠洲。 37年過去,六老漢的后代“六兄弟”接過父輩的鐵鍬,把黃沙變林場,把林場變公司。而今,他們在沙漠里封沙育林達35萬畝,植樹3000萬株。八步沙,昔日的風沙口變成綠意盎然的沙漠觀光林場,一到四五月份,檸條、沙棘、紅柳競相花開,繽紛一片。 “六兄弟”曾經印過一張名片,背后是一幅綠茵茵的生態家園圖:山岳染綠,花開點點,雁陣輕翔。那是治沙人不懈追求的美麗夢想。“六兄弟”幸運地趕上了這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他們的夢想正逐步變成現實。新華社記者范培珅 攝

在古浪縣黃花灘移民區流轉的土地上,賀中強(左一)和林場職工及當地村民一起在枸杞種植地里勞動(5月20日攝)。八步沙,位于騰格里沙漠南緣,是甘肅省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20世紀80年代,沙化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村莊和農田推進。當地六位年齡加在一起共300多歲的老漢,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書上按下手印,誓用白發換綠洲。 37年過去,六老漢的后代“六兄弟”接過父輩的鐵鍬,把黃沙變林場,把林場變公司。而今,他們在沙漠里封沙育林達35萬畝,植樹3000萬株。八步沙,昔日的風沙口變成綠意盎然的沙漠觀光林場,一到四五月份,檸條、沙棘、紅柳競相花開,繽紛一片。 “六兄弟”曾經印過一張名片,背后是一幅綠茵茵的生態家園圖:山岳染綠,花開點點,雁陣輕翔。那是治沙人不懈追求的美麗夢想。“六兄弟”幸運地趕上了這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他們的夢想正逐步變成現實。新華社記者范培珅 攝

林場招聘的大學生在幫助郭萬剛(右)制做統計表格(5月21日攝)。八步沙,位于騰格里沙漠南緣,是甘肅省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20世紀80年代,沙化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村莊和農田推進。當地六位年齡加在一起共300多歲的老漢,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書上按下手印,誓用白發換綠洲。 37年過去,六老漢的后代“六兄弟”接過父輩的鐵鍬,把黃沙變林場,把林場變公司。而今,他們在沙漠里封沙育林達35萬畝,植樹3000萬株。八步沙,昔日的風沙口變成綠意盎然的沙漠觀光林場,一到四五月份,檸條、沙棘、紅柳競相花開,繽紛一片。 “六兄弟”曾經印過一張名片,背后是一幅綠茵茵的生態家園圖:山岳染綠,花開點點,雁陣輕翔。那是治沙人不懈追求的美麗夢想。“六兄弟”幸運地趕上了這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他們的夢想正逐步變成現實。新華社記者范培珅 攝

在八步沙林場,郭萬剛(右)交代侄子郭璽當天負責澆水的范圍(5月21日攝)。2017年春天,郭萬剛的侄子郭璽加入林場,成為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八步沙,位于騰格里沙漠南緣,是甘肅省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20世紀80年代,沙化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村莊和農田推進。當地六位年齡加在一起共300多歲的老漢,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書上按下手印,誓用白發換綠洲。 37年過去,六老漢的后代“六兄弟”接過父輩的鐵鍬,把黃沙變林場,把林場變公司。而今,他們在沙漠里封沙育林達35萬畝,植樹3000萬株。八步沙,昔日的風沙口變成綠意盎然的沙漠觀光林場,一到四五月份,檸條、沙棘、紅柳競相花開,繽紛一片。 “六兄弟”曾經印過一張名片,背后是一幅綠茵茵的生態家園圖:山岳染綠,花開點點,雁陣輕翔。那是治沙人不懈追求的美麗夢想。“六兄弟”幸運地趕上了這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他們的夢想正逐步變成現實。新華社記者范培珅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