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定于本月22日在總部維也納開會討論下一階段產油政策。多家媒體報道,歐佩克頭號產油國沙特阿拉伯承受美國方面施壓,希望增加產量,以穩定油價。伊朗以及增產能力不足的成員國表示反對。 法新社報道,歐佩克成員國石油部門官員19日開始陸續抵達維也納。俄羅斯等非歐佩克成員國也將在維也納開會,與歐佩克協商產油政策。 歐佩克和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2017年起協同減產,把一度降至每桶30美元的價格拉升至70美元以上。這份減產協議定于今年年底失效。 美國政府5月8日宣布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下令恢復因協議而中止的對伊朗制裁,包括能源制裁。這引發市場對原油供應出現短缺的擔憂。 路透社報道,美國近期私下施壓沙特以及其他歐佩克成員國,要求他們增加石油產量,以便抵消美國封殺伊朗石油出口造成的沖擊。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多次抱怨油價過高。他在上周貼的一條“推特”文字中寫道:“油價實在太高,這都是歐佩克干的。不好!” 另外,美國定于今年11月舉行國會中期選舉,油價波動不利于選情。英國能源視線咨詢公司分析師阿里塔·森說,石油政策關聯政治形勢,美國不希望油價上漲。森猜測,“美國肯定在施壓沙特”。 增產對沙特、科威特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產油能力強的國家而言不在話下,對伊朗以及伊拉克、委內瑞拉等增產能力不足的國家顯然不利。 國際能源署統計,除沙特、科威特和阿聯酋,俄羅斯是為數不多能夠短期內增產的非歐佩克產油國,俄羅斯因而支持增產。 沙特和俄羅斯上個月表示,準備填補原油供應可能出現的缺口,穩定國際原油市場,暗示增加原油出口。 瑞典北歐斯安銀行分析師比亞內·希爾德羅普說,俄羅斯希望不再延續減產協議,顯現這一軍事大國提升在中東影響力的意圖。 路透社介紹,歐佩克自1960年設立以來,盡管成員國常有意見分歧,但最終仍會堅持協調和統一石油政策。即便某些成員國之間爆發戰爭,就石油政策而言,仍會遵守歐佩克共同立場。歐佩克成員國因而可能會在22日會議上達成妥協。(王宏彬)(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12-01]財經觀察:歐佩克延長減產協議 原油定價權之爭陷持久戰
- [ 10-21]歐佩克秘書長預測全球石油需求:將繼續增加
- [ 06-19]歐佩克減產效果打折扣
- [ 05-26]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將原油減產期限延長9個月(組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