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今天下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報告披露了重大專項資金和民生工程審計情況。其中,在工程項目薪酬發放方面,審計抽查了19個省188個工程項目,推動為3.4萬余名農民工追回欠薪5.94億元、問責182人。 審計署審計長胡澤君表示,從抽查情況看,欠薪的原因主要是有的地方超財力投資工程、前期工作不到位、工程款撥付不及時;一些施工企業為競攬工程,超越自身實力先行墊付建設資金,后因資金不足而欠薪;落實工資保證金、工資專用賬戶等保障政策也不到位。 在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方面,重點抽查了22個省和2戶企業收到的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總的看,相關資金管理使用逐步規范,有力推動了化解過剩產能,但仍發現有4家地方單位和1戶企業將7億元違規用于償債、理財、發放在職人員工資等,2戶企業以虛假材料申報違規獲取2954萬元;有17個省多報或少報去產能職工安置人數 5.07萬人,加之有些地方未按要求明確獎補范圍,導致16.91 億元結存或無法分配。審計指出問題后,有關地方和企業正在整改。 在全國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方面,重點抽查了全國1.77萬個項目,涉及投資2.52萬億元。從審計情況看,各地積極探索建立和完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大力推進項目建設,群眾居住條件明顯改善,但部分資金和住房仍存在被擠占挪用、違規獲取或空置等問題,涉及資金 30.84億元、住房16.87萬套,還有620.46億元未及時安排使用。后續監管也未及時跟進,3.53萬戶不再符合保障條件的家庭仍享受住房2.75萬套和補貼1384.43萬元;1211個項目建成后因手續不完備無法辦理竣工驗收備案。審計指出問題后,有關地方已追回或盤活資金等26.07億元,取消或調整保障待遇1.68萬戶,收回和加快分配住房8602套。 |
相關閱讀:
- [ 06-20]數十名工人被欠薪 莆田市大調解中心成功調解
- [ 05-30]馬尾法院“放水養魚”獲認同 活了企業發了欠薪
- [ 05-29]教師欠薪為何又成新聞了?
- [ 05-12]廈門:欠薪五萬多逃匿 老板獲刑9個月公司被罰款
- [ 05-01]不繳社保、造詞欠薪……試用期都有哪些“坑”?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