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1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道,非法移民和難民是現在美國和德國都面臨的一大難題。美國總統特朗普嚴厲驅逐、攔截偷渡客的政策引發激烈爭議,但他堅定不移,還用德國為例自我辯護,稱不希望歐洲發生的移民問題也出現在美國。 三年前爆發的歐洲難民問題余波不息,處于危機核心的德國,因總理默克爾在難民問題上的立場導致執政聯盟內部分歧凸顯,政壇地震正在醞釀中。 那么,美國和德國的非法移民、難民問題有什么異同? 非法難民是什么人?為什么偷渡? 德國: 據估計,在2015至2016年間,120萬偷渡客進入德國尋求避難,其中超過半數來自戰火紛飛的敘利亞、伊拉克和阿富汗。 來自中東地區的非法移民偷渡的理由主要是國內暴力沖突不斷和極度貧困。另外,來自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非法移民群還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歐洲請我們來的”、“默克爾請我們來的”。 美國: 美國的非法移民大部分來自墨西哥和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危地馬拉和薩爾瓦多,也就是所謂的“北方三角”。 非法移民偷渡的原因主要也是躲避戰禍、逃離貧困,以及與武裝團伙相關的暴力局面。 資料圖:德國總理默克爾和美國總統特朗普。中新社記者刁海洋 攝 問題有多嚴重? 德國: 2015年,德國總理默克爾實行開門政策,100多萬難民經奧地利涌入,更多難民從四面八方奔向歐盟。發生多起難民犯罪和恐襲事件后,德國的政策大轉彎,遣返難民力度不斷加大,非法移民人數逐漸減少。2016年申請難民身份的人總共72萬,2017年減少到20萬。 同時,默克爾促使歐盟跟土耳其簽訂了難民政策協定,從土耳其向希臘偷渡的人大減。2017年歐盟峰會還通過了應對地中海難民的計劃,設法切斷通過地中海向歐洲偷渡的路徑。 此外,德國難民數減少的另一大原因是巴爾干國家筑籬拉網封鎖邊境。 美國: 試圖從陸路偷渡進美國的非法移民家庭數量在不斷增加,今年5月比2017年5月增加160%。 自去年10月以來,超過25.2萬名偷渡客被攔截。美國官方估計每天逮捕的偷渡客大約是1500人。 皮尤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07至2015年期間,來自中美洲“北方三角”在美國境內非法居留的移民人數增多25%。 當局如何應對、處理? 德國: 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最近提出一項頗具爭議的計劃,要在邊境上攔阻、遣返在其他歐盟國家登記的難民進入德國。警察為此將獲得更大授權。另外,他還建議設稽留中心,申請難民資格期間非法移民將被羈留在這些中心,最多18個月。 德國政府官員說,第一個難民稽留中心有可能今年內在巴伐利亞建成啟用。 美國: 美國司法部長最新推出頗具爭議的“零容忍”政策,在墨西哥邊境將攔截的偷渡家庭拆散,成年人關押在臨時拘留中心,孩子則作為沒有監護人的兒童由政府部門接管,送到親戚家、寄養家庭或者收容機構。 許多偷渡家庭的孩子現在被關在由倉庫、超市改建的臨時拘留中心。偷渡入境的成年人將被起訴,面臨刑事罪指控。 美國海關和邊防機構估計,今年4月19日到5月31日,大約有2000個非法入境家庭被拆散,數百上千名兒童與父母分離。而有證據顯示,這種做法在“零容忍”政策正式出臺前已經在實施。2017年10月到2018年4月,有700多個家庭因此被拆散。 造成什么政治后果? 德國: 2015年歐洲的難民問題爆發時,默克爾的開門政策在國內遭到廣泛抨擊,而且立竿見影,為德國極右翼勢力的抬頭添柴加薪,而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在2017年大選中表現奇差,得票率觸70年最低點。 對于澤霍費爾提出在邊境攔截和遣返來自其他歐盟國家登記過的難民的計劃,默克爾明確反對。她認為這個問題必須跟歐盟成員國談判并達成協議,才有可能有效解決。 難民政策問題有可能導致德國執政聯盟解體。如果默克爾不同意澤霍費爾提出的堵截難民入境計劃,他領導的基社盟有可能退出執政聯盟,或者啟動針對默克爾領導力的信任投票。這很可能引發德國政壇大地震。 美國: 特朗普承認把非法移民家庭的大人和孩子隔離的做法“既兇且狠”,但同時又強調不能任由美國變成“非法移民營”。 拆散家庭的做法遭到民主黨和許多共和黨人的反對。他們認為這對解決非法移民問題無補。眾議院的共和黨議員起草了一份旨在阻止在邊境拆散偷渡家庭作法的法律草案,但估計通過的可能性不大。 |
相關閱讀:
- [ 01-18]引外界爭議 特朗普團隊改稱要與默克爾改善關系
- [ 02-14]安倍3月將訪德與默克爾會談 介紹與特朗普會談情況
- [ 03-14]默克爾與特朗普首次會面因美東暴風雪延后
- [ 03-20]冰釋前嫌?默克爾初會特朗普:繞不過這幾道"坎兒"
- [ 06-30]默克爾向特朗普發出攤牌信號
- [ 01-16]攜“美國優先”踢館?特朗普默克爾達沃斯或碰面
- [ 05-22]德媒稱普京送花是“侮辱”默克爾 俄專家:特朗普還親了她呢
- [ 06-11]默克爾:對特朗普拒簽G7公報表示失望 歐盟將反制鋼鋁關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