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武漢6月21日電(記者徐海波、伍欣)炎炎夏日,在位于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下新鎮宛大村村口的小山坡上的宛希儼宛希先烈士陵園里,松柏肅立,綠蔭滿園。烈士陵園是為宛希儼、宛希先兄弟倆而建。 宛希先,1906年生,湖北黃梅人。1924年在黃梅八角亭高等小學讀書時,在堂兄宛希儼和黃梅縣進步知識青年的影響下,接受馬克思主義,參加革命活動。192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7年9月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任工農革命軍第1師1團1營黨代表。起義部隊到達三灣后,宛希先響應毛澤東的號召,首先站出來表示堅決革命到底。 三灣改編后,宛希先任團政治部主任兼1營黨代表,并被增補為前委委員。從此,他跟隨毛澤東奔上井岡山,在實現工農武裝割據的斗爭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井岡山斗爭初期,宛希先曾率部兩次攻克茶陵,參與建立湘贛邊界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 1928年1月,宛希先等率領工農革命軍,在毛澤東指揮下,攻克了井岡山東南最大的反動堡壘遂川城。后又前往九隴山(今九龍山)開辟革命根據地,并在九隴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和農民赤衛隊。 1928年4月起,宛希先任中國工農革命軍(后改稱工農紅軍)第4軍10師黨代表、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委員、中共茶陵縣委書記,參與開辟和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屢建戰功。在湘贛邊界的武裝割據中,他與毛澤東一起,反對分兵向湘南冒進的錯誤主張。在第一次反“會剿”斗爭中,任北路行動委員會書記,率紅32團一部和地方武裝,在永新北鄉迎擊安福方向來犯之敵,勝利完成任務,為紅軍進行戰略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在保衛井岡山根據地艱苦斗爭的后期,宛希先革命意志堅定,經受住嚴峻考驗,與毛澤東一起粉碎了革命隊伍內變節分子的叛變陰謀。1929年初紅4軍出擊贛南,他奉命留守井岡山,在國民黨軍進犯、井岡山五井等軍事要地被占領的不利形勢下,任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常委,深入邊界各地,健全和擴大黨的組織,領導群眾開展政治斗爭和經濟斗爭。 1930年2月24日,宛希先在江西永新縣大灣犧牲,年僅24歲。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追認宛希先為革命烈士。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22日 04 版) |
相關閱讀:
- [ 06-23]“閩中五烈士”后代追思英雄事跡 緬懷革命先烈
- [ 06-12]全國首例侵犯烈士名譽案宣判 一網民被判公開道歉
- [ 06-06]俞昌準:碧血今朝喪敵膽,丹心終古照親人(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 [ 06-01]文化和旅游部查處“暴走漫畫”丑化惡搞英雄烈士行為
- [ 06-01]文化和旅游部查處“暴走漫畫”等丑化惡搞英雄烈士行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