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昆侖山、三江源、柴達木盆地、青海湖、年保玉則等自然景觀資源珍貴而稀缺。每年的7月到9月,青海便成了國內最佳旅游勝地之一,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紛紛踏上青藏高原感受非凡的大美。 然而,近年來,隨著旅游熱以及戶外運動的興起,到青海進行戶外探險、體驗生活的游客逐漸增多,給景區本來極為敏感的生態環境帶來不同程度的破壞。游客丟棄的垃圾,污染了當地草原、水源地;游客頻繁的活動,也對景區內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今年4月以來,年保玉則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等景區相繼發布禁游令,以保護景區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 多景區發布禁游令 被公認為“人類的最后一片凈土”的可可西里位于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是中國目前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被譽為高原野生動物基因庫。2017年7月,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宣布可可西里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然而,就在2017年11月,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爾金山和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發布公告,禁止一切單位或個人隨意進入可可西里等三大保護區開展非法穿越活動。其中,包含一條從三江源到可可西里的完整的遷徙路線,這是迄今已知的藏羚羊所有遷徙路線中保護最好的路線。 作為“中國最美的五大湖泊”之首的青海王牌旅游景點,自2017年8月29日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關停鳥島和沙島,停止一切旅游經營活動。 今年4月20日,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發布通告,青海湖景區暫時開放二郎劍景區和仙女灣景區,而鳥島和沙島景區將繼續停止對外營業。當月,青海還發布通告,年保玉則國家公園正式停止接待游客,無限期關閉。自5月24日起,三江源國家公園也發布黃河源頭禁游令,禁止一切單位和個人進入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等源頭保護地開展旅游探險活動,禁止旅游的面積為1.91萬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青海發布禁游令的已有可可西里、黃河源頭、年保玉則、崗什卡雪山、青海湖鳥島和沙島景區等,涉及三江源、祁連山和青海湖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些采取禁游令的旅游景區,是青海高原生態系統極為敏感的區域。 對此,一些網友表示,偶爾給景區放個假,這個可以有,希望治理好之后能夠再次和美景見面。也有旅游愛好者說,“美麗的景色給人們印象深刻,但徒步過程中確實看到有游客亂扔垃圾,希望大家在旅游時能自覺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 茵茵草場垃圾隨處可見 盛夏,多地的高溫“烤驗”讓青海的涼爽天氣、澄澈天空、清爽空氣成為游客選擇到青海高原旅游的三大要素。青海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省接待國內外游客3130.4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20.3%;實現旅游總收入347.01億元,增長22.6%。 年保玉則國家地質公園由無數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組成,完整地保留著高原腹地冰河時期以來地質作用遺留的粗獷美,奇、險、秀的冰緣峰林地貌,被譽為“天神的后花園”,為自駕游愛好者奉為“自駕游天堂”。 “近幾年由于自駕游激增,游客素質參差不齊,不少游客亂扔垃圾,違規穿越核心保護區,踐踏草場濕地。”年保玉則公園相關負責人說,景區關閉主要因生態環保問題,此前游客產生了大量垃圾,清理需要一定時間,景區需要再做統一規劃。 “一些登山徒步愛好者,將吃過的方便面盒子、包裝袋、塑料袋、火腿腸外皮、易拉罐,以及其他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隨手一扔,幾乎所到之處都可看到這些垃圾。當地村民和清潔隊只能徒手清理。”景區工作人員稱。 自2006年年保玉則國家地質公園開放以來,平均每天接待游客2500人左右。在云海、雪山、湖泊、濕地等美景對比下,這里垃圾成堆,生態岌岌可危。盡管景區內處處有生態保護提示牌,但卻未能管住游客“隨手一扔”的陋習。 由于植被沙化、水質惡化、垃圾遍布,自今年4月起,年保玉則國家地質公園這片人間凈土,全園閉門謝客。 此外,青海崗什卡雪山地區采取禁游令,主要是由于隨著旅游業的快速升溫,赴崗什卡地區滑雪、徒步探險等活動不斷增多,車輛尾氣及人類生活垃圾使該區域環境每況愈下,加之崗什卡地區屬高海拔地區,極易發生雪崩等自然災害,對游客人身安全造成極大隱患。 野生動物不斷遭受驚擾 可可西里有著最完美的原始生態環境,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通過青藏公路經過可可西里地區,人們一定會欣賞俊秀的藏羚羊。 然而,近年來,部分戶外運動探險者在網站論壇公然發帖,擅自組織游客隨意進入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護核心區、緩沖區進行非法穿越和旅游探險活動,嚴重破壞脆弱的高原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棲息地。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維護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障珍稀物種棲息地不受威脅,可可西里等三大保護區制定禁止非法穿越的公告,并建立“聯合、聯動、聯防、聯打”機制,嚴厲查處非法穿越活動。 青海湖鳥島,是我國8大鳥類保護區之首,島上棲息數以十萬計的候鳥。青海早在1975年將鳥島劃為自然保護區,派專人駐守。 經過多年的精心保護,青海湖鳥島的鳥類資源不斷恢復。隨著大量候鳥的到來,青海湖鳥島逐漸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各類候鳥美麗的舞姿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和攝影愛好者跟隨候鳥的腳步,來到這里一睹萬鳥齊聚的盛況。 “一些游客在青海湖畔沼澤地上空用航拍飛行器俯拍、追逐大天鵝,驚擾之下,大天鵝群驚慌飛逃,發出陣陣哀嚎,一些攝影愛好者也錯失了拍攝機會,大天鵝一夜之間幾乎銷聲匿跡。”青海攝影愛好者王啟文說,更有一些游客為拍攝大天鵝起舞,還頻繁用汽車喇叭、鞭炮驚擾大天鵝群。 “除影響野生動物生息外,游客不規范的冬游、拍攝行為也可能威脅到自身安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說,近幾年還發現一些游客為追求近距離拍攝候鳥效果冒險徒步或駕車穿越封凍湖面,引發了不少安全事故。 由于部分游客的不規范行為嚴重影響了野生動物的正常生息。為此,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出臺措施,嚴禁任何游客在青海湖野生動物分布區和鳥類棲息地使用航拍飛行器。 目前,青海湖“無人機”禁飛區域為鳥島、泉灣濕地、尕日拉濕地、黑馬河濕地、倒淌河濕地、洱海、甘子河濕地、仙女灣濕地等水鳥棲息地和甘子河、哈爾蓋普氏原羚分布區。 依據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相關規劃,目前黃河源園區管委會正加緊制定園區訪客管理方案,不遠的未來,游客可通過網上預約等形式獲得入園資格,小規模、分批次、有序地進入園區進行生態體驗。 |
相關閱讀:
- [ 06-22]邵武市金坑鄉開展預防野生毒蘑菇中毒宣傳活動
- [ 06-21]徐市:開展“不采拒食野生蘑菇”專項宣傳活動
- [ 06-14]赤潮多發季 漳州食藥監局提醒:慎食野生魚貝
- [ 06-07]野生蘑菇入嘴差點沒命 漳州一女子搶救半個月才脫險
- [ 05-23]中科院新研究發現野生娃娃魚分多個物種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