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述評
2018-06-24 20:33:1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周冬 孫靖 |
分享到:
|
煥發新氣象—— “只要我們咬定青山不放松,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我們的國家必將日益繁榮昌盛,必將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必將日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回國參加2017年度駐外使節工作會議的全體使節時的講話 2018年5月25日,北京大學朗潤園內,就職于南蘇丹總統辦公室的摩西和其他23名來自9個發展中國家的學員獲頒“發展中國家國家發展研修班”結業證書,結束了他們在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為期一周的學習。 希望近距離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國,學習中國減貧和反腐敗經驗,借鑒中國治國理政經驗……黨的十九大閉幕后,世界各地傳來越來越多這樣的呼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2017年11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內外發行。出版百余日時,這部書全球累計發行量就已突破1300萬冊。 這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中英文版的精裝版和平裝版(2017年1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這不是一本僅供中國讀者閱讀的書,而是所有人都應該閱讀的書。”英國著名社會學家、“全球化”理念首創者阿爾布勞說。 去年11月,習近平主席應邀赴越南峴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對越南、老撾進行國事訪問。這是黨的十九大后,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首次出訪。5天時間里密集開展近40場雙多邊活動,習近平主席面向世界宣示中國發展道路和執政方略,引領亞太區域合作,為充滿挑戰的國際和地區形勢注入來自中國的正能量和穩定性。 以政治家的境界闡釋理念,以戰略家的眼光發出倡議,以實干家的氣魄推動合作,以外交家的風范凝聚共識,元首外交的中國范兒,贏得世界喝彩。 這是中國方案的全球回響—— “‘一帶一路’朋友圈再擴容!”2018年6月19日,人民大會堂,在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下,中國和玻利維亞簽署共建“一帶一路”等雙邊合作文件。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已成為當今世界規模宏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 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段開工建設,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一期工程開工,雅萬高鐵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黨的十九大以來,“一帶一路”建設頻頻傳來捷報,越來越多的國家、國際組織和企業對“一帶一路”倡議投出了“信任票”和“支持票”。 在國際舞臺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80多個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與之關聯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也已先后5次擴容,成員總數增至86個,遍布全球各大洲。 “習近平主席是非常務實的政治家,過去短短五年他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了積極變化。”巴基斯坦公共政策研究所主席布爾基說,“相信習近平主席可以帶領中國,保持政治穩定,經濟平穩發展,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這是中國擔當的國際期許——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國的四大主場外交活動令人矚目: 4月在海南舉行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習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國主動擴大開放的一系列新的重大舉措; 6月在青島舉行上合組織峰會,賦予“上海精神”新的時代內涵,描繪了上合組織進入歷史新階段的發展藍圖。 9月將在北京舉行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主旋律是“一帶一路”;11月將在上海首次舉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旋律是市場開放。 將時間軸進一步拉長,從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北京會議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到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從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到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每一場主場外交,都是中國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實踐。 新的時空坐標,新的偉大征程。 展望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必將不斷開創新的局面,譜寫新的輝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