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燃氣公司日前表示,受大阪地震影響而停止的11萬多戶燃氣供應將于6月25日全部恢復正常。此前,自來水、電力、軌道交通等都已經基本恢復正常,大多數人也都基本恢復了往日的生活,這也標志著此次地震災后恢復完成了第一階段工作。 6月18日,日本大阪發生6.1級地震,由于震源深度只有13公里,對地表的破壞力不小,電視臺播放的監控顯示地表持續劇烈晃動。截至目前,地震共導致5人死亡,300多人受傷,部分建筑物受損,數棟民宅起火等,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相對較小。 “地震大國”日本一向重視地震預防和預警。《建筑基準法》是日本建筑業最核心的法律,對建筑物抗震性能要求較高,符合抗震標準的建筑在地震時不易倒塌。大阪地震的遇難者大多因磚墻倒塌或家具傾倒而遇難,其中一名小學生是在上學途中被學校的磚墻砸中遇難,已查明這個從1.9米加高到3.5米的磚墻違反了日本《建筑基準法》(限高2.2米),大阪府高槻市市長已出面謝罪,日本文部科學省已要求各地對中小學生的上學通路等進行安全檢查。 地震發生之后,大阪及周邊地區軌道交通一度癱瘓,十幾萬戶家庭遭遇斷水、停電、燃氣停止供應。這一現象凸顯出日本在防災方面仍存在漏洞,需要引起重視。 地震造成了大阪府高槻市和吹田市等多地出現自來水管破裂和漏水問題,這很大程度上源于自來水管道老化、抗震性能差。日本厚生勞動省去年12月底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日本全國自來水管道的主干道只有38.7%具備抗震性能,只有27.9%的凈水設施具有抗震性能,甚至有的縣只有20%左右的自來水管道具有抗震性能。在日本,包括自來水管在內不少基礎設施建成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全國有15%的自來水管正在“超期服役”。以東京為例,截至2017年3月底,有13.5%的自來水管道已超法定使用年限。一旦發生地震,很可能出現同樣的破裂和漏水問題。 大阪地震再次為日本敲響警鐘,有針對性地改善當地公共設施似乎迫在眉睫。公共交通方面,大阪地震造成鐵路網一度癱瘓——大量乘客滯留在車站,不少人有家難回。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發生時,以東京為中心的首都圈有515萬人難以回家,步行回家的人擠滿了車道。據推算,如果東京發生直下型地震,首都圈將有650萬人難以回家。對日本政府來說,迫切需要解決東京、大阪等大城市發生地震之后民眾回家困難的問題,以應對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大地震。(記者劉軍國) |
相關閱讀:
- [ 04-19]日本地震已致45人遇難 幸存者艱難應對物資短缺
- [ 04-21]分析:日本地震后安倍不太可能提早舉行“雙選舉”
- [ 12-30]日本氣象廳:2016年日本地震數量高達6500多次
- [ 06-28]東盟10國記者赴日本地震災區采訪 了解重建措施
- [ 08-25]日本地震保險投保率首次超60% 創15年來最高紀錄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