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法蘭克福6月24日電專訪:搭建東西方文化理解互鑒的平臺——訪金樹國際紀錄片節主席王立濱 新華社記者胡小兵 沈忠浩 作為中國企業在海外發起并主辦的首個國際紀錄片節,已舉辦兩屆的金樹國際紀錄片節(金樹節)已成為德國法蘭克福的一項重要文化活動。該紀錄片節主席王立濱日前表示,西方社會高度關注中國的快速發展,希望了解并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金樹節致力于搭建東西方文化理解互鑒的交流平臺。 身為北京華韻尚德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的王立濱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紀錄片是跨文化傳播中折扣率最低的一種文化載體,是觀察、描述、傳播一個社會的有效途徑。 “正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國際影響力的提升,為中國企業到海外舉辦跨文化交流活動提供了機遇。”她說。 2016年金樹節在法蘭克福首次舉辦時,吸引了37個國家和地區的387部影片參展;到2017年,參展影片覆蓋了92個國家和地區,數量增加到1017部,紀錄片節的內容得到擴充,涵蓋展映、評獎、論壇、投資、交易、交流等各種形式。 據王立濱介紹,將于今年9月19日至22日舉辦的第三屆金樹節已有4034部影片報名參展,涉及12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一帶一路”沿線的51個國家和地區。 金樹節始終以“人與自然”為主題。王立濱說,金樹節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關鍵在于熟悉規則、明確需求、了解市場、掌握規律,并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在于市場積累和深耕。 她指出,下一步金樹節將建立常態化紀錄片人才和片源儲備庫,拓展紀錄片國際營銷網絡,搭建國際紀錄片版權交易平臺和文化貿易平臺。 “線上實現版權交易、人才交流的常年運行,線下每年舉辦一屆金樹節,既在這個平臺上講好中國故事,又通過版權交易促進文化貿易,推動紀錄片全產業鏈開發。”她說。 王立濱說,第三屆金樹節將新增“聯合會客廳”環節,為紀錄片投資人、采購方、電視臺、代理機構、協會組織以及導演、制片人和制作團隊等提供廣泛的交流機會,推動紀錄片項目合拍、投融資、代理發行、版權交易等,促進紀錄片在藝術和商業領域的深度合作。 “我相信金樹節將進一步發揮優勢,更好地把中國紀錄片推向國際市場。”王立濱說。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