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中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下
2018-06-26 13:50:09??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周冬 趙舒文 |
分享到:
|
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意見》還提出,堅持建設美麗中國全民行動。美麗中國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 建設美麗中國,每個人都是行動者。習近平總書記不僅身體力行,還是美麗中國的引領者。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多次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在5月18日至19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總書記更是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正是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大力推動之下,我國先后出臺了“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以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等政策措施,全方位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天: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明確指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為剛性要求,強化聯防聯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 為解決人們的“心肺之患”,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十條措施,包括減少污染物排放、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耗能、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等等。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國空氣質量改善明顯。與2013年相比,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濃度下降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分別下降39.6%、34.3%、27.7%。 但由于污染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要解決也絕非一夜之間,需要久久為功。在今年2月召開的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時任環保部部長李干杰表示,今年將全面啟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出臺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目前我國多地正在制定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內容涉及產業布局調整、淘汰落后產能、能源結構及交通結構的調整、揚塵天氣的控制等多方面。 本次中央發布的《意見》明確藍天保衛戰2020年的行動目標:全國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以上。過去的實踐證明,只要持續努力,藍天可期。 水:組建生態環境部統一治理職能 在污水治理方面,2015年4月,《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正式發布,內容包括狠抓工業污染防治、強化城鎮生活污水治理等內容。經過多年努力,相比于2012年,2017年全國地表水好于三類水質所占比例提高了6.3個百分點,劣五類水體比例下降4.1個百分點。不過,這距離基本消滅城市黑臭水體、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還有距離。 治理水污染難度不小,一個重要原因是(今年國家機構改革)以前的職能設置分散:地下水歸國土部、河流湖泊水歸環保部、排污口設置由水利部管、農業面源污染歸農業部治理。為此,與其它污染物治理相比,對水污染的治理更需要在體制機制上進行改革,真正破解“九龍治水”的難題。 今年的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不再保留環保部,組建生態環境部。其中,在職能整合方面,將國土資源部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職責,水利部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污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農業部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職責,國家海洋局的海洋環境保護職責,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的南水北調工程項目區環境保護職責整合進入生態環境部。此次改革后,水污染治理真正實現了職責統一。 本次發布的《意見》明確碧水保衛戰2020年的行動目標:全國地表水一至三類水體比例達到70%以上,劣五類水體比例控制在5%以內;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比例達到70%左右。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 土: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2014年4月,當時的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全國首次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此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始于2005年4月,2013年12月結束。調查范圍為中國境內(未含港、澳、臺地區)的陸地國土,調查點位覆蓋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設用地,實際調查面積約630萬平方公里。 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范圍較大。鎘、汞、砷、鉛4種無機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現從西北到東南、從東北到西南方向逐漸升高的態勢。 為解決土壤污染問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6年5月發布,內容包括加強污染源監管、開展污染治理與修復、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強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等等。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今年3月,生態環境部召開第一次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全面落實〈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2018—2020年行動方案》,全面提升我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水平。固體洋垃圾是土壤污染的一大源頭,特別是重金屬污染。禁止洋垃圾進口,有利于減輕土壤污染壓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保大會上指出:“要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范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本次發布的《意見》也明確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凈土保衛戰正在扎實推進。 |
相關閱讀:
- [ 06-26]發揮檢察職能 守護綠水青山——建甌市檢察院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小記
- [ 06-26]閩江源生態保護協作機制啟動
- [ 06-26]旅游旺季名勝景區發布“謝客令” 警惕生態損失
- [ 06-25]生態文明建設要嚴守三條紅線
- [ 06-25]廈門市交通系統干部職工:守護生態花園之城我們矢志不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