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的中老年網民每天至少上網一次,其中超過三成用戶上網超過3小時,在線聊天、看新聞和聽歌追劇最受歡迎,擔心網絡詐騙、虛假廣告和網絡謠言的中老年網民超過五成…… 日前,由公安部刑偵局、全國老齡辦宣傳部指導,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騰訊公司聯合發布《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絡調查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如何兼顧中老年上網體驗和用網安全,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中老年人的上網行為與年輕人愈發接近,但也表現出特有的上網訴求。”人民網新媒體智庫高級研究員、人民在線副總編輯劉鵬飛指出,中老年人上網行為帶有明顯的家人和熟人社交屬性,期待通過互聯網加固情感聯系。尤其在“互聯網生活服務”方面,中老年人表現出較大的參與意愿和消費潛力,“值得關注的是,中老年人在網絡使用技能方面尚存一定短板,亟待提升網絡安全風險意識和鑒別能力。” 《報告》指出,網絡謠言、虛假廣告、網絡詐騙和低俗色情已成為中老年人遭遇的四大上網風險。以網絡詐騙為例,保健品詐騙、紅包詐騙、彩票中獎詐騙已成為中老年網民最易遭遇的網絡詐騙類型,而三線城市的中老年網民遭遇網絡詐騙的比例最高。盡管有61.8%的“銀發族”比較關注中老年人群上網引發的安全事件并吸取教訓,但多數仍認為自己甄別網絡風險能力一般。其中,中老年網民對網絡傳銷和非法集資、假冒公檢法等詐騙信息、涉及食藥品網絡謠言信息等風險表示“不了解”的比例均超過三成。 數據顯示,67.7%的中老年網民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加強網絡治理和監督并提供網絡舉報和受理平臺等。此外,中老年網民也期待得到一些切實的幫助,包括平臺系統及時提醒、開發針對中老年人防詐騙產品功能和定期更新《老年人防騙手冊》等。 目前,全國不少社區街道、老年大學等開始組織中老年人學習互聯網使用常識和技能。今年3月,北京市豐臺區東高地街道志愿者走進梅源社區,為中老年人講解智能手機應用、網絡購物、預防電信詐騙等知識,受到社區居民的歡迎。 “提高中老年人安全上網意識,需要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劉鵬飛建議,一方面網絡監管部門要設立包括網絡謠言、虛假廣告等違法線索和案件的舉報受理平臺,凈化中老年人上網環境,擰緊上網安全閥;另一方面要讓更多社會組織、社區、教育機構等關注中老年人上網安全,通過上網技能培訓、風險防范宣傳等,消除中老年網民上網安全隱患。 |
相關閱讀:
- [ 05-04]老齡化社會觀察:當互聯網企業遇到“銀發族”員工
- [ 04-26]銀發族“觸網”越來越潮:自制表情問候親朋
- [ 03-15]網購大潮,中國“銀發族”完全沒落伍
- [ 12-22]“銀發族”成網購主力軍:愛家、愛生活、愛第三代
- [ 11-20]享受快樂時光!中國“銀發族”替補年輕人涌入KTV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