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共同應對老齡化:2060 年中國人口負增長率將超日本 人民網訊 近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日本學術振興會共同主辦的“中日共同應對老齡化社會:路徑與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教授在會上做了題為“中日應對人口老齡化策略比較——兼論養老保障體系的中國方案”的主旨發言。 鄭秉文教授首先運用世界銀行數據,對中日人口發展趨勢做了比較,指出 2020 年之后中國人口開始負增長,到 2060 年人口負增長率將超過日本,計劃生育對人口增長的負效應顯現。日本為應對人口老齡化,1995 年頒布《高齡社會對策法》,建立了老齡社會政策委員會,由內閣總理任委員會主席,綜合協調各部門制定高齡社會對策;出臺政策鼓勵工作到65 歲,并為老年人提供就業和工作機會;建立測算期為 100 年的精算報告制度,促進國民年金體系持續運行,支持老年人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收入保障;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提高服務質量。 中國于 1999 年 10 月成立全國老齡委,由國務院副總理或國務委員擔當主任,屬于國家級委員會,30 多個部委參與;2005 年設立常設機構—全國老齡辦,主任是民政部部長,負責協調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高度重視養老事業,2013 年以來是發布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養老服務業發文的最密集時期。面對人口老齡化,需要采取積極應對的態度,由政府主導,市場和社會發揮重要作用。市場作用包括解決資金來源和服務提供,包括養老金三大支出投資體制不斷完善,鼓勵民進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等。 在養老保障方面,中國已建立起多層次混合型養老保障制度。主權養老基金于 2000 年成立,目前已有 2.2 萬億基金;第一層次已覆蓋 9 億多,法定人口還有八、九千萬未加入;第二層次企業年金和第三層次個人商業養老金也在發展;2016 年又啟動了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在醫療保障方面,已經建成多層次醫療健康體系,構筑起健康中國總體框架。第一層次由國家舉辦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并延伸出大病保險、職工大病保險、公務員醫療補充;第二層次企業補充醫療保險、企業團險;第三層次包括個人稅優商業健康險和沒有稅優支持的健康險。 通過中日比較看到,日本在 2017 年新生嬰兒減少至 100 萬,比世界銀行(2017 版)的數據更嚴峻,已經進入到人口轉型第五階段,而中國正處于人口轉變第四個階段的后期。在應對老齡化上,中國政府要重視對老齡化挑戰的宣傳,形成更多社會共識,在制度上不斷完善,并在實施步驟上出具時間表路線圖。 此次國際研討會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 40 周年的一項重要紀念活動,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培林、日本駐華大使館經濟部公使飯田博文、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劉玉宏、日本學術振興會北京代表處所長廣田薰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來自日本厚生省勞動省、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日本經濟產業研究所、東京大學、中央大學、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民政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日本經濟學會、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天津社會科學院等政府部門、大學、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中國養老護理第一線的經營管理者、媒體代表等共計 100 余人出席參會。 |
相關閱讀:
- [ 06-07]面臨人口萎縮壓力 日本一村莊發行“男青年日歷”
- [ 05-17]應對人口老齡化 世界銀行呼吁智利改革衛生結構
- [ 05-04]美公布人口數據:亞裔2141.92萬,其中華裔超508萬居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