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霞若傈僳族鄉施壩村,位于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核心地段,是滇金絲猴、紅豆杉等許多稀有物種的基因庫和生息繁衍地。
大山中的云南德欽縣施壩村的農民新居(6月22日攝)。 “只要我們村的野生菌、蜂蜜、中藥材、農特產品能賣出去,今年脫貧摘帽就有希望了?!苯舆^一沓新簽的訂購合同,施壩村委會副主任阿木三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霞若傈僳族鄉施壩村,位于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核心地段,是滇金絲猴、紅豆杉等許多稀有物種的基因庫和生息繁衍地。但由于基礎設施薄弱、人居環境條件較差等,施壩村302戶中有259戶是貧困戶。近日,30余名從事農特產品運營和研究的企業家、專家在迪慶州財政局的牽頭下,走進施壩村為產業脫貧“把脈開方”,將大山資源直接變現為經濟效益,讓傈僳山寨搭上了脫貧快車。新華社記者楊宗友 攝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