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后,填報志愿成為考生的頭等大事。隨著科技的發展,市面上陸續出現了一些高考志愿填報App。 對于考生而言,高考志愿填報App究竟有沒有用?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考生不熟悉填報志愿App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考生大多通過網絡搜索、熟人咨詢等渠道獲取高考志愿填報的信息,選擇使用高考志愿填報App的人比較少。 來自河南的考生顧敏今年高考的分數是638分,今年河南文科第一批本科分數線是547分,顧敏的分數超過一本線將近一百分,家里人在高興的同時也對填報志愿非常重視。 “市里和學校都舉辦了高考招生咨詢會。”顧敏說。 據顧敏的母親介紹,這樣的咨詢會只是各個學校來當地進行宣講,預測不了錄取率和報考趨勢,與網上查到的信息差不多。因此,顧敏和家人主要是通過上網查詢學校、專業的提檔線等信息。 除了在網上查詢基礎信息外,顧敏的母親認為,班主任經驗比較豐富、值得信任,因此她帶著顧敏去咨詢班主任。 “主要問報什么學校比較穩妥。”顧敏的母親說,他們還會找身邊參加過高考有填報志愿經驗的人咨詢。 內蒙古自治區的考生林勇今年高考分數是589分,他讀的是理科,超過內蒙古今年理科一本分數線111分。 林勇找到班主任咨詢關于志愿填報的事情。對于各個學校分數線的情況,則是通過學校下發的匯總了各個學校歷年分數線的資料了解,然后上網查詢最新信息作為補充。 內蒙古自治區考生張凝也是理科生,她今年考了400分,剛過二本分數線1分,她也是向班主任咨詢高考志愿填報的事情,“報上哪個算哪個”。 記者在采訪中還注意到,多數高考考生對高考志愿填報App都比較陌生。 “我沒聽說有什么報志愿的App,也沒想過去搜索和下載這樣的App。對于填報志愿這樣的大事,我覺得還是咨詢認識的、有經驗的人更可靠。”顧敏說。 林勇告訴記者,他沒有用過填報志愿App,他身邊的同學也沒有用過類似的App。他認為,App需要下載還要進行各種操作,太繁瑣,不如直接咨詢老師或者報過志愿的人,而且對于自己要報考哪個學校也沒有特別的要求。 App和專家不承擔任何責任 雖然關于高考志愿填報的App有很多,但是基本功能大同小異。記者下載了一些高考志愿填報App后發現,除了常規的心理測試、性格測試、大數據預測院校分數線、推薦專業和學校等服務,各個App的首推功能基本上都是“專家有償付費咨詢”。也就是說,這些App最重要的就是推出各式各樣的專家一對一服務,價格從千元到萬元不等。 其中有一款App幾乎是付費問答平臺,一個問題對應不同的專家,咨詢價格在10至100元之間,圍觀別人提出問題的回答也需支付5至10元。 記者在一款App上注意到,其首頁上設有“專家指導”按鈕,點擊進入后會看到一個宣傳以及付款頁面,原價12800元的專家咨詢費,現在優惠打折到8800元。 隨后,記者咨詢該App客服人員了解到,用戶購買專家一對一輔導后,App上所有需要付費的功能都可以使用,并且“會有專家老師一對一指導志愿填報,幫你選好志愿”。但是,記者在App上并沒有找到關于專家身份的信息。 客服人員告訴記者,App上的專家有不少都是各大學的招生老師,這些老師會通過電話和微信與學生溝通,指導志愿填報。點擊該頁面的付款按鈕后,彈出的《專家指導服務協議》中第11條稱:專家應為考生選擇院校專業提供合理化建議并出具填報方案。考生高考志愿填報最終由考生和家長自主完成,考生及家長擁有最終決定權。App和專家不對最終志愿結果承擔責任。 其他高考志愿填報App同樣存在對專家信息語焉不詳的情況。 其中有的老師介紹是這樣寫的,“某老師,理工名師。學生生涯規劃師,在志愿規劃領域奮斗十年,擅長為理工類的考生解決個人生涯規劃以及專項方向上的疑問。在志愿填報方面有自己的見解,所帶學生中有許多進入名校甚至清華、北大”。 部分考生認為不可靠 有一款App提供人工智能生成志愿表的數據分析內容,這款App的VIP服務分為300元的專業版和588元的尊享版。 來自河北一所大學的秦海今年上大一,去年填報高考志愿時,她下載了上述App,并且充值了588元。據她描述,這款App從使用體驗上來說還是很好用的,但是至于App所提供的信息對于高考志愿填報是否有幫助,她認為只能作為參考,不能完全依靠App提供的信息。 記者又體驗了其他幾款高考志愿填報App后還發現,這幾款App上都有大量關于院校選擇和院校分數線的信息和數據,但是均沒有明確的數據來源,對于數據來源的描述要么含混不清,要么根本沒有。 對于一款App提供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服務,記者在其App中找到了其公司的核心團隊與合作科學家團隊的成員介紹,試圖聯系其中一名成員,但是截至發稿時未得到回應。 對于高考志愿填報App上的有償專家咨詢服務,考生有不同看法。 顧敏說:“這些專家是不是靠譜?感覺都不認識,不一定是可靠的人,我應該不會去用。” 林勇認為,自己和身邊的同學朋友都不打算花錢咨詢如何填報志愿,這些專家不一定有自己認識的老師可靠。 “第一次聽說報志愿還要花錢咨詢專家,我們都是咨詢自己覺得可靠的老師,或者問問師哥師姐,一般不愿意花錢咨詢不認識的人。再說,App上的很多內容也可能都是從網上找來的,而且收費那么貴,性價比不是很高。”張凝說。(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均為化名) |
相關閱讀:
- [ 07-07]本科提前批8日投檔 7月12日考生還有機會填報征求志愿
- [ 07-06]“福建省本二批大型志愿填報咨詢會”將于7月14日-16日在福州、泉州、廈門三地舉行
- [ 07-06]高考志愿填報App,靠譜有多少?
- [ 07-05]南平市舉行千名離退休干部志愿服務活動啟動儀式
- [ 07-04]比一比哪個志愿服務項目好 廈門征集優秀項目參加省賽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