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沒有贏家,所以中美之間打響人類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雙方都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價,承受損失。對此,中國早有預估并做好了應對預案。 9日晚,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宣布了四項緩解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的措施,包括:持續評估各類企業所受影響;將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稅收收入主要用于緩解企業及員工受到的影響;鼓勵企業調整進口結構;加快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強化企業合法權益保護,營造更好投資環境等。 顯然,中國政府為降低貿易戰損失,正打出一套標本兼治的組合拳,體現出強大的風險控制能力、抗擊貿易戰的定力與耐力,以及“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 正如有些分析人士所指出的,美國此次對34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將對中國的一些相關企業造成沖擊,并對企業員工以及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帶來一定影響。 對于這些后果,中國政府早有認識,所以一直明確表示“不想打”。然而,這場貿易戰,中國政府又不得不打,不得不奉陪到底。因為有識之士早就看出:美國發動貿易戰蓄謀已久,并不僅僅是為了獲得所謂貿易平衡,核心是要打擊中國高科技創新能力,從根本上遏制中國的發展,甚至想迫使中國經濟進行“結構性改革”,改變中國的發展道路。 因此,抗擊美國貿易戰,對中國而言,是事關國家核心利益、民族未來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的大事。為此,中國唯有不惜付出一定的可控代價,承受一定的邊際損失。 當然,任何利益的損失,對中國整體而言是局部、小范圍的,對個體或個別企業則可能產生較大影響。基于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中國政府必然會想方設法把不利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中國商務部此次宣布的前兩項措施,是針對受損企業和員工推出的直接有效的應對辦法,可以緩解他們燃眉之急。第三條措施旨在鼓勵企業增加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這是從企業長遠發展給出的建議,本來貿易伙伴多元化就有助于分散風險。而第四條建議,則是從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切實保護企業發展軟環境的層面進行設計,來對沖中美貿易戰帶來的負面影響,增強中國市場的凝聚力。人們注意到,中國證監會8日宣布將進一步放開外國人開立A股賬戶,這是中國按照既定方向和方案,有序推進資本市場的開放。一個高質量發展的資本市場,自然是抗擊美國貿易戰的有力支撐。 由于中美貿易戰剛剛開打,未來存有很多變數,所造成的影響在動態變化中,中國的應對方案也必須隨時調整。對此,中國商務部表示會不斷完善政策組合,歡迎社會各界多提供意見建議。可以預計,隨著中美貿易戰的進展演變,中國政府的止損方案還會不斷調整優化,力求將損失減小到最低。 在抗擊美國貿易戰中,中國真有能力付出一定的代價嗎?人們看到: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有近14億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這意味著,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中國經濟也可以實現內循環。同時,中國經濟增長的91%源自內需,內需里又有六成靠消費拉動,且這種消費需求在不斷升級,市場活力充沛。更重要的是,中國創新企業數量位居全球第二,創新驅動發展使得中國經濟具有更強的韌性。此外,中國始終按照既定戰略不斷擴大開放,大大增強了外界的信心。中國美國商會最新發布的《2018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74%的會員企業今年計劃擴大在華投資,這一比例為近年來最高。 抗擊美國貿易戰,對中國而言是一場“國運之戰”。中國有五千多年歷史文化,中國人血脈中既流淌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英雄情懷,也蘊含著“舍小家顧大家”的平民風骨。 面對這場“國運之戰”,中國人深知“有國才有家”,因而愿意承受個人生活方面暫時的損失,與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共克時艱,上下同心,維護經濟持續發展和民族復興的長遠大局。這正是中國抗擊美國貿易戰的最強底氣!(國際銳評評論員) |
相關閱讀:
- [ 03-13]全球經濟或因美國貿易戰損失4700億美元
- [ 07-10]美貿易戰引反對聲浪 法財長呼吁歐洲“集體回應”
- [ 07-09]美挑起貿易戰傷害全球金融市場
- [ 07-08]經濟觀察:美國挑起的貿易戰或導致全球經濟衰退
- [ 07-04]中美貿易戰峭壁下的“關稅之傷”,美國利益首當其沖
- [ 07-02]加拿大“別無選擇”與美開打貿易戰 加企:要讓美國“感到痛”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