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一些地方媒體違規播放虛假廣告,為何屢禁不止?
2018-07-10 13:33:35?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穩賺不賠,100%本息擔?!薄胺昕急剡^,最權威的英語培訓機構”“全網最低價”“徹底根治,絕不反彈”“用過都說好”……這些廣告你是否耳熟能詳?對此是否動過心? 近年來,盡管監管部門對廣告發布有明確規定,但有的地方電視臺、報刊或網絡平臺依然違規播放一些虛假廣告,誤導消費者,對市場經濟秩序造成不良影響。一段時間來,不少讀者來信反映被虛假廣告欺騙的遭遇,表達他們的疑惑:虛假廣告為何屢禁不止? 夸大宣傳,廣告吹得天花亂墜 “省錢,省水,省時間,不占地方”“7天無條件退貨,15天包換”……某品牌迷你洗衣機的廣告在一檔電視購物頻道播放。電視廣告里還有現場演示,山東臨清市讀者楊金坤的妻子信以為真,便撥打熱線電話買了一臺。 可是買回來的洗衣機質量卻讓人大跌眼鏡,楊金坤告訴記者:“洗衣機排水管和機身銜接不牢固,經常脫落。脫水時,脫水桶脫離桶座,無法正常使用。洗一會兒還會散發一股非常難聞的刺鼻氣味?!?/p> “妻子打電視直銷電話,要求退貨。沒想到,電視直銷推廠家、廠家推售后、售后推銷售,銷售一聽要求退貨,直接掛斷電話?!睏罱鹄鈶嵅灰眩骸扒昂髶Q了五個手機撥打熱線電話,都是來回踢皮球。說好的七天無條件退貨,怎么一點誠信不講!” 事實上,我國廣告法明確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但夸大其詞、虛假宣傳的各類廣告仍時有發生。 6月1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通報,宣傳“邦瑞特植物防脫育發露”“漢方育發素”“飄宣禿大夫發根活力素”的電視廣告,存在夸大夸張宣傳、誤導受眾等嚴重違法違規問題,要求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停止播出。 據了解,邦瑞特植物防脫育發露在多家電視臺播出的廣告,曾宣稱該產品“有史以來最快、最安全的生發產品” “暢銷率及普及率最為廣泛的防脫發產品”。不僅如此,這款產品在各個版本的廣告中,連名稱、發明人都不一樣。在一個版本廣告中,產品叫“邦瑞特植物防脫育發露”;但在另一個版本中,產品名稱又變成了“飄宣禿大夫發根活力素”,但用小字樣標著“邦瑞特植物防脫育發露”。 雖然電視廣告被禁,但記者通過搜索發現,在“邦瑞特植物防脫育發露”官方正品網,仍然貼有“3天,幫你止脫固發”“一噴迅速止脫,敢言世界最強效”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的廣告語。 通過對數家地方電視臺、電臺以及網站的觀察,記者發現,有違法之嫌的虛假廣告依然不少。一家教育培訓機構自稱“最權威的英語培訓機構”,開設“逢考必過的考試課程”以及“四級保過班”“六級保過班”;有的理財產品在熱播劇中插播廣告,“零錢交給×××,財富隨手噌噌噌!”而“投資有風險,理財須謹慎”的字眼很小,且在畫面最下方,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到;“數量有限,搶!搶!搶!名表展所到之處,消費者無不說好”;“這款一上市,全國的各大專賣店,就出現了斷貨的情況”,等等。 廣告商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發布平臺故意“放水” 法律法規三令五申,相關部門也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但為什么虛假廣告仍然存在? “不良廣告商在利益驅使下,為了片面追求產品曝光率,迅速打開市場,利用消費者的非理性消費心理,夸大或虛構產品質量、功效,具有較強的誘惑性?!北本┩盥蓭熓聞账蓭熾⒄卤硎?,虛假廣告往往會使用絕對化語言,“最好”“根治”“不反彈”“國家級”“最先進科學”等詞語使用頻率較高。還有的會使用一些虛假證書、證明文件,甚至謊稱國家權威機構認證等。 廣告“精心”設計,還會故弄玄虛使用一些專業術語,普通消費者如不認真加以辨識,很容易上當受騙。記者觀察了幾個電視購物欄目,發現推薦者大多把產品吹得天花亂墜,有的甚至打著“不要錢”“免費送”的旗號,再有“主持人”推波助瀾,確實容易讓人產生購買的欲望。 在與消費者的交流中,記者常常聽到這樣的聲音:有些廣告一眼就能看出是虛假廣告,可為什么一些大眾傳播平臺還要傳播呢? 一位媒體廣告從業人員道出了他們的“苦衷”:近年來,一些地方尤其是縣市級的電視臺、報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欄目少,營收壓力大,廣告收入下滑,有質量的大品牌廣告接不下來,只能退而求其次。而恰恰是一些市場知名度不高的產品,往往為了搶占市場,在廣告設計上打“擦邊球”甚至有違法違規行為。有的媒體生存壓力大,在廣告內容審核把關上就放松了要求。 對此,安徽讀者劉女士認為,和游醫藥販、街頭廣告不一樣,即便是地方市縣的電視臺、報刊在大眾心目中也是有公信力的,是很多人接受信息傳播的重要來源。虛假廣告,不僅損害發布平臺的媒體公信力,更會傷害信任他們的消費者。虛假廣告導致消費者無從甄別真實信息,對合法經營者造成沖擊和干擾,構成不正當競爭,擾亂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 從源頭上做好廣告準入,加強全過程監管力度 今年4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2018年第一批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件: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今日頭條”手機端應用程序發布多條未取得醫療廣告審查證明的醫療廣告,罰款70多萬元;河北秦皇島蕾迪商貿有限公司發布宣傳普通食品的廣告,含有對肺氣腫、糖尿病、氣管炎有較好療效等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內容,罰款40萬元…… 打擊虛假廣告,相關部門已經做了不少努力。如何更好治理虛假廣告現象呢?滕立章認為,虛假廣告的違法成本仍然過低。目前,對于虛假廣告的處罰主要是和廣告費用掛鉤,而處罰力度與廣告收益相比可能只是“九牛一毛”,對市場主體的法律威懾作用不夠。 對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深有同感。虛假廣告導致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受到損害,不僅違反廣告法,可能還涉嫌違反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但截至目前,虛假廣告更多的是行政處罰,對廣告法中“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往往沒有落到實處。違反合同法、侵權責任法,造成人身財產重大損害的廣告侵權責任,懲處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 由此可見,還需要進一步明確廣告相關方的責任。比如,對發布虛假廣告的平臺應追究責任,嚴重違法的應停業整頓,甚至吊銷營業執照。對于虛假廣告的直接責任人可以嘗試建立從業黑名單制度,避免違法人員“金蟬脫殼”,頻繁更換經營主體。 同時,從源頭端做好準入資質把控,形成多部門聯防共治的格局:市場監管部門動態監測,及時發現網上虛假違法廣告;網絡監管部門認真審核和監督,清理整頓違法違規接入服務商;公安機關加大案件偵破和懲處力度。 |
相關閱讀:
- [ 07-10]斬斷“坑老”的虛假廣告黑手
- [ 07-10]整治虛假廣告要“兩手抓”
- [ 07-10]福建省重點整治類金融機構虛假違法廣告
- [ 07-05]互聯網虛假廣告成重災區 監管方式需跟上“變異”節奏
- [ 06-29]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發布關于繼續做好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通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