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西部地區連降特大暴雨,引發30年多來最嚴重水災。據日本媒體匯總,截至10日上午,已有至少130人喪生,將近60人失聯。隨著搜救行動持續,災情可能進一步擴大。 日本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災害頻發,防災預警機制相對健全,民眾防災意識較強。這次暴雨為何造成這么多人遇難? 【雨太大】 災情如此重,首先是因為雨太大。在活躍梅雨鋒面影響下,西日本地區大范圍持續暴雨,多地降雨量達歷史高位。 自6月底以來,西日本地區遭遇大范圍強降雨。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6月28日至7月8日,高知縣馬路村魚梁瀨地區降雨量為1852.5毫米,本山町降雨量為1694毫米,愛媛縣石鎚山降雨量為965.5毫米,均超過往年整個7月的降雨量。 多地降雨量在截至8日的72小時內刷新紀錄:愛媛縣西予市宇和町523.5毫米,廣島縣吳市465毫米,山口縣巖國市444.5毫米。日本廣播協會報道,全國大約1300個雨量觀測點中,119處觀測點72小時降雨量達到有統計以來最高值,123處48小時降雨量達最高值。 短時間強降雨導致河流、水庫水位急速上漲。在重災區之一岡山縣,倉敷市真備町一條河決堤,洪水沖毀大約三分之一房屋,迫使上千人爬上屋頂求救。僅在真備町就有至少28人遇難。 日本氣象廳9日以明仁天皇的年號把這場水災命名為“平成30年暴雨”。這是自1982年長崎縣水災造成299人死亡或失蹤以來,日本由降雨引發的最嚴重災難。 【地形差】 許多遇難和失聯發生在暴雨引發的地質災害中。 日本國土大約三分之二是山地。前國土交通省官員、日本砂防滑坡技術中心專務理事大野宏之說,日本地質構造“脆弱”,容易發生山體滑坡和泥石流。而日本民宅經常依勢建在斜坡上或山下易遭水淹的小塊平地上,一些房屋處于滑坡或山洪的潛在受災區。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從事日本研究的陳哲博士告訴新華社記者,幾十年不遇的暴雨引發山體滑坡,泥石大量傾瀉,居民躲避不及。即便躲在家里,如果房屋位置不利,仍可能遭掩埋。 在另一處重災區廣島縣,特大暴雨在熊野町、廣島市安蕓區等地引發大規模山體滑坡,導致數十人死亡或失聯。 另外,日本許多民宅是木制房屋,雖然利于抗震,但抵抗洪水、山體滑坡能力較差。據日本消防廳不完全統計,截至10日上午,347座民宅被完全或部分摧毀,9868座民宅被水淹。 【預警弱】 政府預警不力,民眾對水災防范意識不強,是這次災情嚴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共同社9日報道,各地政府合計向大約600萬居民發出“避難通知”。只是,避難通知不具強制性,不少人沒有放在心上。 日本災害心理學家廣瀨弘忠告訴法新社記者,人類在災害面前可能出現一種“正常化偏見”心理,一味認為自己會平安無事,輕視危險和威脅。一旦遇到災害,來不及逃跑。 “人類的這種天性使他們不能在遭遇滑坡、洪水時迅速反應,因為它們總是突然發生。”廣瀨說。 另一方面,廣瀨認定,日本政府的災害預警機制也存在問題。在日本,大雨特別警報等防災氣象信息由作為中央部門的日本氣象廳發布,避難信息則由地方政府發布,而地方政府可能沒有應對災害的足夠經驗。 在陳哲看來,雖然日本學校的防災教育貫穿整個教育階段,但防災演練主要以防地震、防火災為主,在應對水災、泥石流等方面有所欠缺。暴雨來臨時,民眾個人防災意識不及地震發生時,可謂百密一疏。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9日說,政府將考慮修改災害和避難警報的發布方法。(劉秀玲 胡若愚)(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1-12]加州再發天災!泥石流襲擊加州帶走17條人命
- [ 01-10]天災接二連三 2017年美國天災賬單破紀錄
- [ 01-09]報告:2017美國天災致數千億美元災損 金額創新高
- [ 10-17]天災還是人禍?加州何以遭遇史上最嚴重山火
- [ 09-06]記者觀察:“哈維”颶風 天災還是人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