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這幾年投資理財越來越受到關注,網上投資理財項目也紛紛興起,尤其是一些打著超高回報率、五花八門的互聯網投資項目讓人心動。可心動的同時,一起起網絡投資新騙局也讓不少人掉進了被騙的陷阱。 前段時間,重慶涪陵居民戴先生辦了一張金融消費卡,說不但能低價網購商品、零首付買車,還能低息貸款30萬元。戴先生微信轉賬了1500元的制卡費,又給對方轉了6000元的服務費。但拿到卡后,對方卻告知戴先生要先支付貸款額度2%的服務費,才能激活卡片。 戴先生隨后又嘗試著在這個網站上零首付買車,那邊說戴先生是“黑戶”,審核通不過。 花費了7500元,對方宣稱的功能卻一樣也沒實現。于是,戴先生選擇了報警。而經重慶警方偵查,發現這是一起涉及全國11萬多名受害者的特大網絡消費卡詐騙案。 警方調查發現,這個詐騙團伙通過發展代理商,欺騙消費者辦卡,騙取受害人支付的制卡費和會員服務費,涉案總金額達2億多元。 從廣東、廣西、浙江和甘肅警方破獲的一些典型案例看,網絡金融詐騙從選擇目標到層層詐騙都有完整的套路。第一步是“吸粉”,吸引股民加入微信群并建立信任關系;第二步是“固粉”,將有意向跟隨其炒股的股民拉入新群;第三步是“轉粉”,誘導客戶向虛假平臺投入資金買賣期貨,實施詐騙。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