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14日電 (謝藝觀)美國對中國發起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眾多與美國有業務往來的國內中小企業經營受到一定的影響。多家中小企業表示,將努力開拓多元化市場,加上政府的政策扶持,有信心積極應對挑戰。
“產品提高價格,仍有一定競爭力”
“從目前來看,進口和出口都受到一定的影響。”北京中訊四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啟明說,“出口的產品,如果想擁有和之前同樣的市場份額,就需要降低價格,這樣的話利潤就無法保證。如果保證利潤的話,價格上就會失去一定的競爭力。”
受美國加征關稅影響,目前不少國內外貿型企業都需要考慮如何處理好這個問題。
山東博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企業主要進口美國的醫療設備材料。不過該公司董事長甘宜梧與中新網記者交流時,對這個問題持樂觀態度。
“中國企業在貿易摩擦中還是有利的。因為中國產品要比同類型的美國產品價格低很多。即使在一定范圍內提高價格,也還有一定競爭力。”甘宜梧說。
“美國企業也很著急,還是愿意跟我們合作”
“不光我們,美國企業也很著急。”湖南三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向勇說,“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并不能阻擋中美兩國貿易往來的步伐。”
美國地方政府和知名企業也在用實際行動反對貿易戰。10日,特斯拉與上海簽署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正式把首個海外工廠落戶中國,計劃年產50萬輛,最快在明年春節后開工。11日,美國芝加哥市大型經貿代表團,在北京與中方簽署合作計劃,決定在醫療健康產業、先進制造業、創新技術、金融服務、農業與食品、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進行合作。
“現在即使發生了貿易摩擦,美國企業還是愿意跟我們合作,所以沒有太大影響。”向勇表示,“因為我們成本低,有核心競爭力,技術協同性和產品質量都比較強。”
“進口原材料,還可以去歐洲、韓國買”
面對美國的貿易霸凌行徑,中國的中小企業不僅繼續和美國企業做生意,也正在主動出招,尋找新的進出口源,施行市場多元化戰略,努力擴展國內市場。
“目前是全球化的時代,美國原材料上漲,就去其他國家進口。”甘宜梧表示,現在從美國進口的原材料價格確實因為關稅上調不少,如果不想以高額的價格買進,還可以去歐洲、韓國買。
湖北時瑞達重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英杰也告訴記者,現在進口發動機價格上漲,準備用國內的發動機來代替,質量上沒有多少差距,只是配套上有點問題。
“出口上,努力在東南亞等地區增加市場份額”
“出口上,美國本就不是主要市場,下一步會繼續市場多元化戰略。”陳英杰稱,他的企業正努力在東南亞等地區增加市場份額。
甘宜梧說,我們也會向歐洲、東南亞等地多投入些精力,同時對國內市場加強重視。
海關總署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對歐盟、美國和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5.3%、5.2%和11%,三者合計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41%。同期,我國對中東歐16國進出口增長14.7%,高出全國整體增速6.8個百分點。
此外,中國貿易順差已連續8個季度同比收窄。上半年,進口增速比出口增速快6.6個百分點。
“在政府的扶持和幫助下,足以應付貿易摩擦影響”
“在政府的扶持和幫助下,我們足以應付此次的貿易摩擦影響。”甘宜梧還強調。
7月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在宣布中方應對的政策考慮時表示,中方會持續評估各類企業所受影響,在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稅收收入,將主要用于緩解企業及員工受到的影響。
7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又發表聲明,特朗普政府將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10%的進口關稅。目標產品清單涉及服裝、電視零件和冰箱。這一政策不會立即生效,還將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審查。
7月12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再次表示,對于美方已經和可能采取的措施,我們將繼續評估企業所受影響,并根據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比如,鼓勵企業調整進口結構,對外開拓新興市場,對內挖掘消費潛力,等等。
專家:國家還可以給中小企業增加專項貸款
記者注意到,6月2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系列措施。
央行年內已三次實施了定向降準,加大對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國家還可以給中小企業增加專項貸款,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讓他們有更多的選擇來規避風險。”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建議。
董啟明表示,政府給予政策扶持固然好,但企業也應加強自主研發,這件事從長期看是個利好,能督促國內廠家加大研發力度,在關鍵技術上不有求于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