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生,2002年投師加拿大著名鋼琴家薩沙博士門下,2008年被美國曼尼斯音樂學院破格錄取,2013年被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研究生院錄取,新生代鋼琴藝術家張浩天用鋼琴溫暖了自己,現在他用鋼琴去溫暖別人。7月10日,張浩天現身“一起進宮找瑞獸 自閉癥兒童關愛公益活動”,“他們需要大家對他們理解和關愛,我希望更多人可以關愛他們。”93年出生的他在談到與自閉癥兒童相處時像個大男孩一樣害羞:“有個小女孩在我們拍照合影的時候親了我一下,還有一個小男孩,一開始不敢拉我的手,后來拉了我的手,我感覺到特別暖。” 音樂和公益一樣都是暖心的,張浩天認為:“音樂是可以治愈的,而且音樂無國界,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可以打動每個人的心,我希望我的音樂可以幫助更多人治愈,能傳遞更多正能量。”他用鋼琴治愈別人也治愈自己,每當遇到練習瓶頸或者人生低落的時刻,鋼琴可以幫他表達情感,宣泄情緒。 與琴為伴,是張浩天的人生選擇但其實也是鋼琴選擇了他,凡是鋼琴大師都需要一定的天賦,但即便是天賦異稟也需要后天艱苦的練習。彈鋼琴的人流傳著一句話,“一天不練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琴,老師知道,三天不練琴,所有人都知道”,練琴已經成為張浩天的習慣,白天忙于活動,夜深人靜時,他會默默練琴5個小時。張浩天也經歷過排斥練琴的時期,“在練琴的過程中,我會遇到不知道自己風格該往哪走的問題,我小的時候會跟很多大師學習,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可學習的地方,但有時候你會覺得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怎么做,不知道是誰對。” 樹立自己的風格是每個藝術人的目標,無可替代、獨樹一幟,這樣才能走的更遠。張浩天在多年的學習和練習中,慢慢確定了自己的風格,“我覺得我的風格是激情炫技俄羅斯派和優雅細膩法國派的結合,同時融合中方的音樂,還有去創作屬于自己的音樂。” 今年,張浩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首原創曲目,他介紹這首曲子“是中國的旋律加上賽道、速度還有炫技”,為了創作曲子,他做了很多鋼琴領域之外的事去尋找靈感,“看了很多藝術館,看了很多fashion show ,也去看了很多電影。小的時候沒有那么多時間去做這些事情,這一年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為這些事情我才有膽量去創新和打破我之前的小世界。”雖然曲子成功完成,但他認為自己在作曲方面還有很多欠缺,“我相信隨著時間和積累,作曲會更成熟,希望有一天在我的音樂會上都是我的曲子。” 勇敢、創新、激情、投入,這是張浩天對自己風格的總結,回首過去,他很感謝每一位教導過他的老師,展望未來,“我唯一想達成的就是大家可以欣賞到我的音樂,可以從我的音樂里獲取一點溫暖和正能量,(這樣我)就很滿足了。”(文/楊瑩瑩)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