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加德滿都7月18日電(記者周盛平)尼泊爾雜交玉米綜合技術培訓班17日在尼首都正式開班,來自中尼兩國的政府官員、技術專家、尼方學員等參加了開班儀式。 2015年4月兩國政府簽署換文,中國承擔援助尼泊爾農業技術合作項目,其中雜交水稻、玉米品種試驗及示范推廣以及相關技術培訓是重要內容。 培訓班由袁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平高科)和尼農業與土地管理合作部共同承辦,為期46天,學員35人。據了解,除理論課程外,來自中國的專家還將和尼泊爾同行一道,帶著學員前往玉米種植地進行實地研究和授課。 尼農業與土地管理合作部部秘(常務副部長)于巴克在儀式上表示,尼政府一直在大力發展農業,為不斷增長的人口提供糧食,但大米和玉米的產量一直停滯不前,希望此次培訓班能夠幫助尼泊爾學到中國技術、緩解玉米供需失衡,避免糧食危機。 據尼國家玉米研究中心項目協調人柯伊拉臘介紹,玉米是尼僅次于大米的重要作物,約占全國總谷物產量20%。 尼泊爾是一個農業國家,但全國75個縣中有38個縣存在糧食短缺問題。尼泊爾從印度等國進口糧食,進口量年均增長約15%。 據了解,隆平高科自2016年開始執行為期三年的援尼農業項目,在雜交水稻和玉米的育種和制種等方面取得成效。隆平高科副總裁周丹在儀式上說:“通過此次培訓,將更加廣泛地培養當地農業人才,進一步提升尼泊爾雜交玉米科研和推廣水平。” |
相關閱讀:
- [ 10-24]通訊:中國雜交水稻讓尼泊爾農民嘗到了甜頭
- [ 02-27]科學家繪制基因圖譜揭秘大象“雜交史”
- [ 12-25]美軍未來運輸機有望隱身:B-2和C-17雜交(圖)
- [ 02-21]因判定為雜交物種 日本千葉動物園撲殺57只猴子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