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浙江日報》版式請點這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提出的重要戰略舉措,對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審時度勢,因地制宜地提出并實施了“山海協作工程”、新型城市化、城鄉一體化、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等一系列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不僅促進了浙江的區域協調發展,使浙江成為全國區域協調發展領先的省份,也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提供了重要實踐基礎。
由于受區位條件、資源要素、發展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區域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是國內外經濟發展中的普遍性現象,也是區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浙江“七山一水兩分田”的省情特征決定了多樣化的區域發展條件,也造成了浙江區域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本世紀初,浙江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期。習近平同志來浙江工作后,敏銳地觀察到了區域發展不平衡的諸多問題,適時提出了一系列區域協調發展的理念。基于對區域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和對浙江區域發展現實的準確把握,2003年7月,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提出的“八八戰略”,強調“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城鄉協調發展優勢,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山海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推動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努力使海洋經濟和欠發達地區的發展成為我省經濟新的增長點”。這些重要論述,突出體現了習近平同志對區域協調發展的深刻思考和戰略謀劃,繪就了浙江區域協調發展的藍圖。
1.確立通過區域協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理念,作出了“山海協作工程是推動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對口協作、引導鼓勵發達地區產業向欠發達地區轉移輻射、促進欠發達地區勞務輸出的重大舉措”等科學論斷。習近平同志開創性地提出了深入實施“百億幫扶工程”“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和“山海協作工程”三大工程。其中,“山海協作工程”是發揮核心帶動作用的龍頭工程。2003年1月,習近平同志在麗水市調研時要求實施好“山海協作工程”。同年7月,在衢州市調研時強調,要大力實施“山海協作工程”,在發展來料加工的基礎上,把實施“山海協作工程”作為借力發展的重要載體,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主動接受發達地區的輻射。2004年11月,習近平同志在“山海協作工程”情況匯報會上,強調要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推進“山海協作工程”,著眼于全省經濟布局優化推進“山海協作工程”,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推進“山海協作工程”,走出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統籌區域發展路子。2005年,他在“山海協作工程”工作會議上強調,“山海協作工程”是我省為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而實施的一項重大舉措。在實施“山海協作工程”中,既要重視工業項目合作,也要重視農業和服務業項目的合作,使合作領域向一、二、三產全面拓展。“百億幫扶工程”“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和“山海協作工程”精準把握了當時浙江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和內在原因,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有效之策。“三大工程”的深入實施,通過政府聯動、市場拉動、產業帶動,逐漸形成了有浙江特色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