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在江蘇衛視唱響,讓“挑戰”成為“打撈”之外的新看點,挑戰歌曲與非主打歌的較量,也擁有老歌新唱的時代意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節目音樂總監趙兆表示,對音樂品質與情懷的堅守一如既往。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斯其格 節目重心在作品而非競技 趙兆認為,這是一個靠作品說話的純音樂類節目,“沒有太多的秀和綜藝感,是我對節目最直接的觀感。它不是競技節目,因為音樂本身不應該拿來競技,而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歌曲本身和傳唱度上”。 在趙兆看來,《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把節目重心放在了作品之上。“綜藝節目中,很少有注重作品本身的比拼,更多的是藝人的表現。《金曲撈》和《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則注重作品的演繹和歌曲本身,要更加純粹。” 在音樂制作中,趙兆不僅希望能涌現出有傳唱度的歌曲,還要充分考慮到現場感染力。風格創新上,趙兆也有一套全新的方法,例如,馬伯騫將演唱吳克群的《將軍令》,趙兆就把京劇元素融入到說唱音樂中,展現出別樣的文化撞擊。 傳唱度與新的表演方式缺一不可 《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在《金曲撈》的基礎上做出了全新升級。根據全新規則,每期節目邀請1位原唱歌手和3位金曲守護人,金曲守護人唱響原唱歌手的3首主打歌,而原唱歌手則帶來自己的3首挑戰歌曲,最終由500名現場觀眾投票決定挑戰歌曲是否挑戰成功。再加上開場的合唱曲目,《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單期節目從3首歌變成了7首歌,其內容“擴容”可見一斑。 趙兆透露,主打歌的挑選頗費思量。在第一期節目中,擁有太多主打歌的任賢齊就讓趙兆犯了難,搖滾、電子、情感等多樣風格,該如何與郁可唯、劉維、白舉綱完美“適配”,頗費思量——“劉維走諧星搞笑路線,舞臺表現力好,我們最終敲定由他來演繹《對面的女孩看過來》。” 趙兆透露,《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在節目錄制中,既有根據嘉賓風格來挑選歌曲,也會根據歌曲來挑選藝人,“選擇是雙向的”。例如,周筆暢的《誰動了我的琴弦》偏向中國風,在趙兆的改編之下,其曲風變得文藝走心,最終依此敲定了由陳楚生來演繹。 此次操刀《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趙兆在音樂改編上做了相當多的嘗試,為貼近時代審美與年輕人喜好,趙兆給每首主打歌曲、挑戰歌曲都進行了“量身定制”。“比如,在第一期節目中,任賢齊唱響他喜歡的《兄弟》。為了把歌曲改得更有現場感,更有震撼力,我把搖滾元素融入其中,呈現出live的質感;在互動方式上,設計了任賢齊與樂手交流,而不是單純演唱。當歌手、燈光、樂手都融入到舞臺上,觀眾就能重新感受到歌曲的魅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