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6日報道 近些年,各大國對于水下優勢的爭奪日益激烈,這種競爭尤其體現在了無人潛航器的研制上,各大國密集推出了各種動力、不同尺寸以及功能各異的無人潛航器,以期占領未來水下戰的先機。 近日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中國正在開發大型人工智能無人潛艇。這種大型智能無人潛艇,可以用于偵察、部署水雷,甚至發動對敵艦的自殺襲擊等任務。其實早在年初港媒就曾猜測,中國未來的無人潛艇有可能是核動力的。 目前各大國正在使用的無人潛航器多是體型“嬌小”且功能相對單一,多是用于搜集情報、監視和偵察等。無人潛航器能夠深入到其他平臺無法進入的危險海域(海況復雜或者是交戰海域),并利用自身攜帶的傳感器,長時間自主搜集和傳輸各類情報。 美國是世界上水下無人潛航器發展最全面、最成熟的國家。早在2007年,美軍就成功試驗了核潛艇發射和回收無人潛航器(通過魚雷管),該無人潛航器大小跟一枚魚雷差不多,配備有側掃聲吶、前視聲吶、獵雷和靠泊聲吶、聲通信裝置等設備,可以離開“母艦”135公里,連續運行40小時,當時這樣一套無人潛航器系統(2個無人潛航器、回收臂和其他裝置)成本要超過1億美元。 在“反介入/拒止”戰略風靡的當下,尤其是反潛以及反艦技術日益精進的背景下,無人潛航器為“有人母艦”拓展出來的廣闊“安全區”就顯得尤其意義重大。 例如用于獵雷的美軍“長刀魚”無人潛航器,在2017年初的一次關鍵開發測試中的表現遠遠超過預期,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盛贊這種無人潛航器將終結令海軍艦艇頭疼的水雷威脅。 而無人潛航器的發展趨勢也逐步轉向廉價化、大型化、多任務綜合作戰能力方向。2017年9月,美國著名智庫發布《恢復美國制海權》報告,要求美海軍未來裝備超大型和智能型無人潛航器。 洛馬在2017年底獲得了美國海軍最大無人潛航器“虎鯨”的設計階段合同。該超大型無人潛航器將是一款多用途自主潛航器,其裝備有一個可重新配置有效載荷艙,擁有非常誘人的應用潛力。 比如成為小型潛航器的“母艦”,充當海軍編隊的“耳目”。或者是裝備對海、對陸攻擊武器(甚至包括核武器)以及輸送蛙人等,充當“攻擊先鋒”。 對于現階段無人潛航器來說,電池電力會是一個瓶頸。據美國防務新聞網報道,美國海軍正在研發一種水下自動補給站的裝置,為無人潛航器補存電力,該裝置可以存儲200千瓦電能,并可潛至約3000米深的水下,這樣接受補給的無人潛航器就不必浮出水面。 而相對應的俄羅斯的解決辦法,就顯得更加“簡單粗暴”。俄羅斯國防部宣布,其核動力潛航器“波塞冬”已經完成模擬實驗。核動力令“波塞冬”潛航器擁有了近乎無限的續航能力,裝備超大當量的核武器,令其可在洲際距離摧毀航母編隊以及沿岸設施。 無人裝備的最直接好處是不必考慮人體的生理極限,超常的下潛深度、極快的速度、難以預測的行動路線以及大當量的核彈頭,“波塞冬”無人潛航器將擁有無與倫比的戰略威懾力。 港媒披露的中國正在研發的無人潛艇特征,與美俄追求的所謂“大型化和智能化”無人潛航器的目標可以說是不謀而合。從海軍“力量倍增器”到未來“海戰主力”,美國和俄羅斯無人潛航器的發展軌跡也可以成為中國的參考。偵察、海戰甚至核威懾,中國的無人潛艇未來能做什么雖需要時間去一一揭開,但足以令我們充滿希望和期待。(文/董磊) |
相關閱讀:
- [ 06-30]俄“圓錘”洲際彈道導彈開始裝備海軍潛艇
- [ 06-17]這位被習主席點贊的潛艇聲納兵,到底有多牛?
- [ 05-07]印尼提升水下戰力:已接收2艘韓新潛艇 將自造1艘
- [ 04-09]美國要幫助臺灣造潛艇?島內外都不信
- [ 03-22]密閉空間凈化技術:潛艇里將能享受“森林空氣”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