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萬塊樂高組成逼真“沈陽站”
7月23日,在沈陽一商城內,展示了一個由4萬塊樂高顆粒組成的“沈陽站”。除了造型逼真的建筑主體之外,“沈陽站”還有站臺、綠皮火車、早點攤、列車員以及來來往往的路人。

動物防暑有“涼”方
7月24日,鄭州市動物園里的黑猩猩“菲莉”在吃冰凍水果。近日,河南省鄭州市持續高溫,鄭州市動物園采取噴淋和投放冰塊、清涼食物等措施,幫助動物們“避暑降溫”。

大熊貓迎4歲生日 享用特制冰蛋糕
7月26日,“壽星”毛竹享用生日蛋糕。當日,云南野生動物園的大熊貓毛竹迎來4歲生日,園方為毛竹特制“蛋糕”慶祝,同時,眾多熊貓粉絲也來到現場,為毛竹送上生日祝福。

合肥高溫來襲 海龜享用西瓜
7月26日,海龜正在享用西瓜。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出現持續高溫天氣,合肥海洋世界的飼養員為海洋動物們準備西瓜、果凍、冰塊等“高溫福利”,幫助海洋動物們開啟避暑模式。

廣州大熊貓“隆隆”升級當媽媽
7月25日,大熊貓“隆隆”誕下的幼崽在保育箱內接受身體檢查。廣州大熊貓“隆隆”出生于2013年7月,是首只在華南地區出生的大熊貓寶寶。2018年2月21日,“隆隆”出現發情跡象,隨后被運往臥龍神樹坪基地與大熊貓“蘭仔”成功配對。2018年7月21日,“隆隆”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產下雄性幼崽一只。

企鵝“奶爸” 照顧“孩子們”真不容易
在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工作的郭天強是名副其實的“企鵝奶爸”。他上班第一件事,是換上棉衣棉褲挨個檢查企鵝寶寶的身體狀況。飼養企鵝的環境氣溫必須控制在0攝氏度左右,除了為“孩子們”做清潔和喂食,郭天強還要換上潛水服清理企鵝的游泳場。郭天強說:“水里特別冷,下水前都要做運動。”可見孩子們再萌,好生伺候也不容易。“我看到小企鵝慢慢長大,開始談戀愛。”他說,“它們會相互鞠躬來表達愛意,每次看到這些我就特幸福。”

杭州舉辦發呆大賽 參賽選手各顯“呆萌”狀
7月21日,小朋友跟著大人一起發呆。當日,浙江杭州舉辦發呆大賽,一百多位當地市民踴躍參賽,盡顯“呆萌”狀。

赤水河上“獨竹漂”
7月24日,赤水市大同古鎮的“獨竹漂”隊員們在赤水河上表演。 “赤水獨竹漂”作為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已成為當地旅游業的招牌表演項目。表演中,“獨竹漂”高手們腳踩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

河北七旬老人癡迷收藏奇石 各種奇石擺滿家中小院
7月23日下午,在河北井陘縣76歲老人關雨來的家中,老人介紹并展示他的各種奇石收藏品。近20年來,關雨來已藏石300余塊。其中,“西游記”、“中國十二生肖”和“奇石宴”讓人大開眼界。

西藏數百年“鹽羊古道”再現昔日繁榮景象
7月20日,西藏阿里地區革吉縣鹽湖鄉卡慶措鹽湖。數百年前約有50多家鹽幫駐扎在此,因交通條件落后,他們將采集的自然鹽裝入羊毛編織的袋子,通過羊背馱運,送到阿里普蘭、日喀則、印度、尼泊爾等地,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與商人進行交易,換回青稞、磚茶等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久而久之,他們開辟了一條遠負盛名的“鹽羊古道”。當地這種羊背馱鹽的習俗被收入了第五批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近日,中新社記者抵達這個依鹽湖而居的鄉村,探訪這條古道的變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