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 王磊 7月21日至24日,習近平主席開啟了中國外交的“非洲時間”,相繼對塞內加爾、盧旺達、南非進行國事訪問,并于25日至27日出席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次會晤,在回國途中,習近平主席過境毛里求斯并進行友好訪問。 這是在新的歷史環境下的一次重要出訪,是習近平連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的首次訪非之行,也是他五年中第四次對非洲進行訪問。訪問期間成果豐碩,中國與塞內加爾、盧旺達分別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宣布向南非新增投資147億美元。此外,中國還與上述三國簽署了內容豐富的合作協議。中國領導人始終高度重視對非交往,堅持從戰略的高度看待和處理中非關系。可以說,在中國外交工作全局中,非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第一,非洲是全球經濟增長新的一極,中非互相需要。21世紀以來,非洲經濟增長明顯提速,成為國際金融危機陰霾下的一抹亮色。非洲不僅是中國能礦資源的重點供應來源地,還將是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承接區和人員、企業“走出去”的優先選擇方向。未來數十年,隨著非洲城市化進程加快、新技術推廣應用和中產消費階層擴大,非洲市場、人力等對中國擁有巨大吸引力。同時,非洲也渴望把握住“中國機遇”,2015年非盟峰會通過的《2063年議程》及其第一個十年規劃,將加速工業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列為首要目標,非洲正在努力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中國在工業化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擁有成熟的技術、性價比很高的裝備以及充裕的資金,更有致力于支持非洲實現經濟獨立和自主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政治意愿。比如,經過不懈努力,“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在非洲多地開花結果,7月24日習近平主席和拉馬福薩總統共同見證南非的北汽首款汽車下線,就是生動例證。 第二,非洲是中國政治上的天然伙伴,雙方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卓有成效。當前,中非發展理念契合點、共同語言明顯增多,中國發展和治國理政經驗在非洲受到更多認同。不少非洲國家強調直接到華“取經”,每年來華訪問的非洲外交團組大幅增加,南非等很多國家定期派遣執政黨、政府高層官員來華學習交流,中非政治互信不斷深化。7月24日,習近平主席在會見拉馬福薩總統時便指出,建交20年來,雙方致力于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始終風雨同舟、休戚與共,建立起真誠友好、相互信任、親密無間的“同志加兄弟”關系。 第三,非洲對于中國成長為全球性大國具有重要意義。非洲有54個國家,占聯合國的席位超過四分之一,近年來“聯合自強”趨勢不斷加強,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常以“一個聲音說話”,成為世界政治舞臺上不可忽視的重要一極。四十多年前,正是以非洲兄弟為主的中小國家把中國抬進了聯合國。1990-2004年,美國等西方國家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11次提出反華議案,中國得以連續挫敗其圖謀,非洲國家的支持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中非在發展議程、氣候變化問題等重大國際事務上均保持著密切合作,雙方互為相依。 近年來隨著中國崛起勢頭強勁,世界都在關心“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西方一些無良政客散播“中國威脅論”、“中國在非洲搞債務陷阱”等不實之詞。非洲是全球治理議題比較集中的地區,涉及難民、海盜、糧食危機、氣候變化等多項內容,中國在非洲的作為將成為世界判斷未來中國向何處去、如何發揮大國作用的重要風向標。由此,非洲可以成為中國引領全球治理、彰顯中國風范、貢獻中國方案的國際舞臺。回顧歷史、放眼全球,因為共同的歷史遭遇、發展任務、戰略利益和精神追求,中國始終將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作為對非交往的初心,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無論中國發展到哪一步,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都將始終同非洲等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永遠做非洲的真誠朋友和可靠伙伴。我們可以期待,未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將會更加緊密。 |
相關閱讀:
- [ 07-20]習近平新時代外交思想首次確立后 為什么首訪這些國家?
- [ 07-20]開啟大國外交新征程
- [ 07-12]【思享家】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時代性、世界性、民族性
- [ 07-10]英國任命杰里米·亨特為新任外交大臣
- [ 07-10]快訊: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辭職
- [ 06-26]把握“三原則”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