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相連:務實合作 攜手復興 相近的歷史際遇、相同的發展任務、相合的美好夢想。 當世界走到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廣大發展中國家如何攜手并肩,應對改革發展新挑戰,探尋經濟增長新動力? 這是11天行程中的一個片段—— 遼闊的非洲大陸,自東向西跨越4個時區。7月21日,結束對阿聯酋訪問后,習近平主席經過9個半小時長途飛行抵達達喀爾軍用機場。馬不停蹄,2個多小時后,習近平主席的身影就出現在塞內加爾總統府。舉行會談、見證簽字、獲頒勛章、共見記者、出席晚宴……活動一場接著一場,時間延了又延,回到下榻酒店已近午夜。 這樣的片段在11天中東非洲之行中反復上演。習近平主席一路風塵仆仆,珍惜分分秒秒,付出無數辛勞和心血,增進了解,宣示政策,推動合作。 ——這是一次成果豐碩的收獲之旅。 共建“一帶一路”,訪問期間的高頻詞。 阿拉伯國家身處共建“一帶一路”交匯地帶,非洲大陸是共建“一帶一路”的自然延伸,中阿、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大有可為。 習近平主席訪問期間,見證簽署中國同阿聯酋、塞內加爾、盧旺達等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中阿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向金融、創新等領域不斷拓展;塞內加爾成為第一個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西非國家;盧旺達向越來越多中國投資者敞開大門;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對接非洲先行先試示范國家,南非同中國在投資、科研、朝陽產業等領域合作的新舉措令人矚目。 阿聯酋副總統兼總理穆罕默德認為,今天中國正引領世界重啟絲綢之路,阿聯酋愿繼續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合作。卡加梅總統表示,盧旺達是內陸國家,“一帶一路”和互聯互通為盧旺達帶來了發展新機遇。 ——這是一次搶抓機遇的創新之旅。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積蓄力量,如何抓住這個重大機遇推動發展中國家實現跨越式發展? 7月24日下午,南非科學和工業研究理事會國際會議中心展覽廳。習近平主席同拉馬福薩總統一起參觀中南科技創新合作成果圖片展。 一張張圖片、一組組數據吸引了兩國元首的目光。在反映中國科技成果的展板前,習近平主席不時向拉馬福薩總統介紹有關情況。 “中國高鐵總里程已經達到2.5萬公里,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超級雜交水稻一畝地產量一噸。”……習近平主席如數家珍,拉馬福薩總統連連贊嘆。 在南非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項目視頻和圖片前,習近平主席仔細聆聽介紹,并指示中方科技人員加強“中國天眼”同南非方面合作。 在一幅由南非射電望遠鏡拍攝的銀河系中心區域圖像前,習近平主席愉快接受邀請,同拉馬福薩總統以此為背景合影。 “我們要積極搭建聯合創新新的平臺,深化交流合作,加強青年科學家交流,積極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同世界各國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在隨后舉行的中南科學家高級別對話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致辭,既高屋建瓴又務實具體,贏得與會科學家們陣陣掌聲。 制造業領域合作同樣前景廣闊。當天下午,習近平主席和拉馬福薩總統還通過視頻連線見證了北汽南非工廠首輛汽車下線儀式。 看到2015年底訪問南非時見證簽署的中南合作項目成功落地,習近平主席十分高興。他即興講話,表達了中國同非洲加強制造業務實合作、攜手共創發展繁榮的真誠愿望。 拉馬福薩總統自豪地說,我們要把這些汽車銷往全非洲。 ——這是一次指向未來的希望之旅。 這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到訪盧旺達。習近平主席同卡加梅總統回憶起去年在北京見面時的情景:“那次,我們談得很深、很好。你邀請我訪問盧旺達,我答應再次訪非一定到訪貴國,所以這次我是如約而至。”參加會談的盧旺達官員對此報以熱烈的掌聲。 再過一個多月,卡加梅將以盧旺達總統和非盟輪值主席雙重身份赴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 習近平主席這次訪非,拉開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序幕。到訪之處,人們都在興奮地期盼北京峰會成功舉辦。 薩勒總統說,中非合作論壇走過18個年頭,是中非集體對話非常好的平臺,塞內加爾希望能在北京峰會上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拉馬福薩總統屆時將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同習近平主席一道主持北京峰會。南非同中方密切配合、共同辦好這場重大活動,這是拉馬福薩總統的鄭重承諾。 世界的目光已經聚焦到中非友好合作發展的新起點新愿景。 |
相關閱讀:
- [07-29] 習近平會見毛里求斯總理賈格納特
- [07-29] 習近平的“金磚金語”
- [07-29] 圖解:11天近60場活動!習近平中東非洲之行全記錄(上)
- [07-29] 圖解:11天近60場活動!習近平中東非洲之行全記錄(下)
- [07-29] 習近平的足跡丨大變局中開辟金磚更光明未來
- [07-29] 習近平結束對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塞內加爾共和國、盧旺達共和國、南非共和國國事訪問,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次會晤,過境毛里求斯共和國并進行友好訪問回到北京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