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同胞和臺資企業可優先享受南沙自貿試驗區文化新政、臺胞證可與大陸居民身份證同等使用、廣州每年為臺灣大學生提供不少于1200個就業崗位……昨日下午,廣州市人民政府舉辦新聞發布會,廣州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穗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廣州60條惠及臺胞措施”),具體從深化穗臺經貿合作、促進穗臺社會文化交流、支持臺胞在穗就學就業創業、便利臺胞在穗居住生活等4個方面,提出60項具體措施。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穗臺宣 政策支持 鼓勵臺商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南沙自貿試驗區等平臺建設、投資廣州十大重點發展領域、十一項重點工程 每年為臺灣大學生提供1200個以上就業崗位,300個以上實習崗位,全面給予實習補貼,支持臺灣專業人才申領廣州人才綠卡 廣州市臺辦副主任鄺偉斐表示,“廣州60條”關注進一步放寬臺資準入限制、優化臺商投資經營環境,為臺商投資廣州提供更多便利,讓廣州這座千年商都再次煥發新的魅力;關注支持臺資企業發展實體經濟,投資先進制造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臺資企業轉型升級與做大做強中的支撐作用,努力實現“廣州制造”向“廣州智造”“廣州創造”的躍升;關注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南沙自貿試驗區的發展機遇,進一步促進穗臺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關注逐步落實臺灣同胞與廣州本地市民享有同等待遇,共同建設幸福廣州、美麗廣州。 截至目前,廣州累計批準臺資項目3230宗,投資總額218.78億美元,常駐在穗的臺商及眷屬超2萬人,臺資企業員工近20萬人。其中,正在建設中的富士康增城第10.5代顯示器項目總投資610多億元人民幣,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引進的最大的單筆投資項目,預計投產后年產值達1000億元人民幣。2017年,廣州對臺交流共計422項、3479人次,臺灣來穗交流95項、1766人次,共有79個臺灣青年創新團隊來廣州扎根創業。 60條具體措施:明確負責單位抓落實 鄺偉斐介紹,“廣州60條”充分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兩岸一家親”理念及國臺辦、國家發改委“31條惠及臺胞措施”相關精神,同時對標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的“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要求,從廣州發展實際出發,具體條文在全面涵蓋國臺辦“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基礎上,具有鮮明廣州特色類條文有31條,占條文總數的一半以上,充分體現了廣州賦予臺胞臺企同等待遇的真心實意與決心。 “廣州60條”由4個板塊組成,其中深化穗臺經貿合作32條,促進穗臺社會文化交流9條,支持臺胞在穗就學就業創業11條,便利臺胞在穗居住生活8條。為確保出臺后落地落實,每一項政策措施具體明確了相關負責單位,由相關部門同步起草或修訂相關配套細則,同時有關實施情況將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督辦事項,并定期評估、及時調整優化政策,確保各項政策取得預期效果。 “事業啟航希望在廣州” 發布會現場,臺商、臺胞、臺青、臺生代表表示,“廣州60條”的發布蘊含了很多機遇,令人振奮。 受訪臺商代表表示,這次的新政發布有具體的措施,并且有負責的部門對接,清晰明確,可以落到實處,例如在共享南沙自貿試驗區機遇方面,明確了臺灣同胞和臺資企業可優先享受自貿區文化新政,對于臺資企業來說是一個明確的方向,“從父輩一代就有不少親人與廣州的企業有經貿往來,廣州與臺商之間發展早,聯系密切,我這代也希望這根經貿往來的線更為密切,期待接下來措施真正落實。” 陳韻方是臺灣高校的大四學生,一個月前來到廣州一家招聘類企業實習,從事人力資源崗位。“我今年大四了,在為找工作做準備,我真心希望能夠在廣州工作,這里有我想要的機遇。”陳韻方介紹,她逐一對照了“廣州60條”的具體舉措,發覺這陣政策春風對臺灣青年有很切實的利好,她希望事業可以在這里乘風啟航。 解讀:邀臺灣同胞共享廣州機遇 60條具體政策措施,具有鮮明的廣州特色,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在鼓勵臺灣青年創新創業方面。每年為臺灣大學生提供不少于1200個就業崗位和300個實習崗位,同時給予來穗臺灣大學生畢業后每人每月不低于1500元見習補貼;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參加青創杯“廣州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贏在廣州”大學生創業大賽、廣州“天英匯”創新創業大賽等,符合條件的獲獎項目、臺灣青年創業項目可享最高20萬元創業項目資金資助;支持臺灣專業人才申領廣州市人才綠卡等。 二是在支持臺資企業轉型升級與科技創新方面。設立每年1000萬元的“臺資企業轉型升級與臺灣青年創新創業”資金,對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技術改造和臺灣青年創業團隊落戶予以支持;積極培育和引導符合條件的臺資企業申報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并按相關政策予以補貼和獎勵;對經認定符合國家規定的本市臺資高新技術企業,可依法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鼓勵臺資研發中心采購大陸設備,可享受全額退還增值稅政策等。 三是在全面優化臺資營商投資環境方面。鼓勵臺商與臺資企業分享粵港澳大灣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南沙自貿試驗區、臨空經濟示范區、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發展機遇,投資廣州十大重點發展領域和廣州十一項重點工程;支持臺資企業可在不改變用地性質前提下自行改造現有存量工業用地;支持臺資金融機構依托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開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先試;臺灣地區投資者可享“跨境通”服務快捷落戶廣州;臺灣同胞和臺資企業可優先享受南沙自貿試驗區文化新政等。 四是在便利臺灣同胞在穗居住生活方面。支持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簡稱“臺胞證”)與大陸居民身份證同等使用;支持在廣州工作的臺灣同胞按規定參加“五險一金”,享受相關勞動保障待遇;支持符合條件的臺灣同胞按規定申請廣州公租房;給予臺灣同胞進入各類公共文化服務場館享受與廣州居民同等待遇等。 |
相關閱讀:
- [ 07-30]福州隨軍家屬退役軍人就業專場招聘會供崗3050個
- [ 07-29]機構改革紅利 在廈退役軍人可享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
- [ 07-29]福建省建立“紅娘”隊伍 幫扶就業困難畢業生
- [ 07-28]年中看經濟:就業穩中向好 居民錢包更鼓
- [ 07-26]隨軍家屬退役軍人就業招聘會28日舉行 提供3000個崗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