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NASA將喚醒開普勒望遠鏡 指揮其回傳數據,展開“告別”觀測 據外媒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計劃于8月2日喚醒處于休眠模式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指揮其將天線指向地球方向,開始回傳數據。而如果一切順利,完成數據回傳后,“開普勒”將利用剩余燃料展開最后的觀測任務。 9年使命接近尾聲 自2018年5月12日以來,“開普勒”一直在進行第18次系外行星觀測活動,其中包括研究位于巨蟹座附近的一片天空。鑒于此次觀測得到的數據可以幫助天文學家確認此前發現的系外行星,并可能發現新的行星,將數據傳回地球便成為當務之急。“開普勒”項目的一名工程師查理·索貝克表示,只有數據成功傳回,接下來的工作才有意義。根據NASA的說法,“開普勒”的燃料將在未來數月內耗盡,剩余不多的燃料首先將確保數據回傳。而如果一切順利,完成數據回傳后,“開普勒”將利用剩余燃料進行最后的觀測任務,或將在8月6日開始第19次觀測活動,在10月中旬開啟第20次觀測活動。 自2018年3月來,有關“開普勒”使命接近尾聲的消息屢屢傳出。當時,索貝克就曾宣布,這個擁有九年歷史的太空望遠鏡即將終結使命。他曾寫道:“由于太空中沒有加油站,燃料將在幾個月內耗盡。”7月初,出于節約燃料的考慮,團隊已將“開普勒”置于休眠模式。 “行星捕手”表現出色 事實上,“開普勒”早已“超期服役”。2009年3月,開普勒望遠鏡發射升空,最初設想進行三年半的任務,主要任務是掃描一小片區域。通過探測系外行星經過恒星所導致的恒星亮度變化,“開普勒”得以發現系外行星的存在。 執行任務期間,“開普勒”曾幾次遭遇危機。2013年5月,“開普勒”出現故障,無法對原來的太空區域進行精確定位。經過更新,2014年開始“開普勒”又開始執行K2階段任務,但每3個月就必須調整一次朝向。2016年,“開普勒”還曾進入類似休眠模式,一度導致NASA宣布其進入臨時“航天器緊急狀態”。 作為世界上首個專用于搜尋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航天器,號稱“行星捕手”的“開普勒”表現相當出色。迄今為止,“開普勒”已經發現多達2650顆系外行星,還發現了30顆體積不大于地球2倍的系外行星,而這些行星都位于宜居帶上,可謂“第二個地球”的有力候選者。 盡管“開普勒”的使命即將畫上句號,但是下一代系外行星探測器已經接過“接力棒”。2018年4月,全新探測器“苔絲”已發射升空,接替“開普勒”肩負起尋找系外行星的任務。(見習記者 李雪) |
相關閱讀:
- [ 06-13]NASA醞釀把人類送上金星 比登陸火星更容易
- [ 06-08]NASA宣布在火星發現3種不同類型有機分子
- [ 05-11]NASA追蹤溫室氣體項目遭撤 每年耗費1000萬美元
- [ 05-07]再探火星之謎:NASA“洞察號”著陸探測器啟程
- [ 04-29]NASA突然宣布終止10年探月計劃 科學界震驚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