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霸”“肉霸”“砂霸”“運霸”雖然分布在不同行業,載體各不相同,但都直接啃食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保護傘”的庇護更成為他們有恃無恐的“護身符”—— “霸”與“傘”,暴利之下的肆意妄為 “菜霸”“肉霸”“砂霸”“運霸”是對菜市、砂石、運輸等行業中使用暴力脅迫等手段欺行霸市、壟斷抬價,謀取非法利益人員的代稱。 近日,這組“新詞”出現在了十九屆中央第一輪巡視的反饋意見當中。第十二巡視組在對海南省委的反饋意見中指出,要切實解決侵害群眾利益的“菜霸”“砂霸”“運霸”問題,深挖背后“保護傘”。 巡視組用一個“霸”字,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些行業背后存在的侵害人民利益的惡劣行徑,同時也道出了人民群眾對這些行為的痛恨與希望解決的期盼。 巧取豪奪,群眾的獲得感被啃食 在被中央巡視組“點名”之前,海南省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菜霸”問題早已顯現。 “一斤蔬菜最高的50元,最低的也要10多元。”“春節我只吃肉,不是我任性,是因為蔬菜太貴!”面對高菜價,海南群眾紛紛抱怨。2016年春節前夕,海南菜價持續飆升,其負面影響直接體現在了海南居民的餐桌上、口袋里。 海南省工商局通過對蔬菜批發市場開辦者及批發商立案調查發現,該批發市場存在缺斤短兩、哄抬物價、限制競爭、違規收費、財務混亂五大問題。 調查人員介紹,市場內存在一級批發商長期將包裝皮、數斤重的冰瓶和蔬菜一起過秤、計價賣給二級批發商,后者將成本層層轉嫁,最后由消費者買單的問題。在經營成本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甚至出現批發商哄抬物價單日漲幅超過27倍的現象。 市場方與批發商通過違規統一定價、壟斷經營甚至欺行霸市,抱團組成“菜霸”,嚴重啃食了群眾的獲得感,飛漲的菜價直接掏空了居民的“錢袋子”。 啃食群眾獲得感的不只有“菜霸”,還有蹲守在居民小區門口,以暴力手段進行強買強賣的“砂霸”。 2017年間,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九原區某小區業主與裝修工人頻繁報警,稱自己遭多人威脅、恐嚇甚至毆打,目的是強迫大家在裝修時要從對方指定地點購買砂子,如果不從,便武力相向。 “他們的砂子比外面要貴很多,雖然不想買,但更不愿挨打。”裝修遭遇“砂霸”,業主們都苦不堪言。 有同樣遭遇的還有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金色外灘小區的業主們,在新房裝修時也都遇到了“砂霸”。 一名女性業主說,當初自己去看新房為裝修做準備時,“砂霸”團伙就尾隨而來。對方跟她說得購買他們的建材和搬運服務。業主覺得價格太貴,就說要找別人做。 “搬運和建材都被我們承包了,要找我們買。”對方甚至威脅稱,“買房子是好事,不要因為裝修變成壞事。” 而該小區一名姓陳的先生受哥哥委托幫忙裝修房子時,就因不愿意購買“砂霸”的搬運服務而遭到“砂霸”團伙數人的毆打。 “菜霸”壟斷經營、“砂霸”強買強賣,湘江上的“運霸”則有獨特的表現形式,其是在“紅頂”之下,將人民賦予的權力當成了私人謀利的工具。 2018年初,湖南省長沙市紀委監委端掉了一窩久居湘江樞紐海事處,利用管理湘江樞紐水閘通行權,以收取“好處費”與“入干股”形式進行貪腐的“紅頂運霸”。 “由于通航管理的配套設施建設不到位,智能化程度不高,很多工作都是靠人工操作,使‘權力尋租’有機可乘。一些船主為快速過閘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便腐蝕海事處工作人員。”辦理該案的市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劉強介紹,湘江樞紐海事處原處長李麗君、副處長杜建國等人把通航安全監管、組織調度等職權當成了“搖錢樹”,以收“好處費”“入干股”的形式做起了湘江上的“紅頂運霸”,短短數年間謀得非法利益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 雖然這些“霸”分布在不同行業,載體各不相同,但其危害卻是相同的,都直接侵害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啃食著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會影響極壞。 行業“霸”者緣何肆意妄為 造成這些行業“霸”者如此肆意妄為違法的原因,除了受巨大利益驅使外,“保護傘”的庇護更成為他們有恃無恐的“護身符”。 今年初,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打掉了一伙長期無視交通法規,嚴重破壞市容市貌,威脅群眾生命安全的“運霸”,并拔掉了藏在交警系統內的“保護傘”。 2017年底之前,哈爾濱市隨處可見禁止白天入城的大貨車整天拉著渣土或貨物任意在市區馬路上超載、超速,而當地的交警卻視而不見。這些大貨車肇事致死的事故在當地屢見不鮮,一般司機上路會自覺“躲著走”。 “要賺的多就要拉的多,反正有人‘保車’,超載、闖紅燈啥的沒事兒。”一名大貨車司機道出了其中玄機。 “我們‘保車’就是用錢砸,交警大隊隊長一年2萬元、副大隊長1萬元、中隊長2000元、普通民警1000元。哪個基建工地要開槽挖土了,先去找‘管片兒’的交警‘買路’,否則交警就會在工地門口執法,一車土也運不出去。”一名“保車”團伙成員說。 花錢“買路”后,這些大貨車便可以在路上“橫行霸道”,被買通的交警看到后也不攔,開完罰單后繼續上路。部分交警甚至充當“保護傘”,為違規車輛提供便利或通過篡改、刪除處罰記錄等方式非法“銷分”,對違規大貨車減輕或免予處罰。 不僅非法的“路霸”們有“傘”無恐,生豬屠宰公司為謀得更多非法利潤成為“肉霸”,背后也要有“保護傘”撐腰。 去年,湖北鄂州警方打掉一個具有黑社會性質的“肉霸”團伙。該團伙以非法手段獲得鄂州城區唯一定點生豬屠宰場——潤康公司豬下水部的經營權后,便開始向屠宰個體戶強行“抽水”。 2016年5月,鄂州市一頭豬的下水可賣到230多元,但如果到潤康公司去屠宰,“肉霸”團伙卻只給屠宰戶185元,還要從其中“抽水”50多元,近一半利潤被強行盤剝走。 “我們長年起早貪黑、累死累活,一頭豬才賺不到200元,而大頭都被他們抽走了,誰愿意去那里屠宰。”一時間,屠宰戶紛紛舍近求遠去周邊地區屠宰賣肉,致使鄂州城區豬肉價格快速上漲。 為保住已得的利益,阻止碧石鎮的豬肉流入鄂州市場,該“肉霸”團伙行賄鄂州市屠宰辦的市場稽查人員,要求稽查人員充當“保護傘”越權執法,守在碧石鎮屠宰場門口,一旦發現鄂州市經營戶在此訂購豬肉,稽查人員便上門“執法”。 與此同時,“肉霸”團伙還成立了一支非法的“民間稽查隊”,賄賂并拉攏時任鄂州市屠宰辦主任高某,共同打壓做豬肉生意的散戶,強迫他們加入自己成立的豬肉經營部,賤賣豬副產品。 “保護傘”在為“肉霸”團伙謀取非法利益方面可謂“盡職盡責”,完全忘掉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甘愿替人當“馬前卒”,而“肉霸”團伙也在市屠宰辦的“庇護”下非法斂財數百萬元。 這些“保護傘”產生的社會負面影響甚至超過“霸”者本身,人民群眾寄希望管理者解決民生問題,卻不想“看錯了人”,管理者竟是“幫兇”。這種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不是打掉一兩個“霸”就能恢復的。 “除霸”“收傘”要對癥下藥 “菜霸”“肉霸”“砂霸”“運霸”等問題嚴重破壞市場秩序、侵犯群眾利益、影響社會穩定。 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整治,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狠抓落實。不僅要嚴查黑惡勢力,還要深挖黑惡勢力背后的“保護傘”。 為解決海南“菜霸”與高菜價的問題,海南省政府制定出臺了穩定菜價的“菜十條”,從擴大蔬菜基地種植面積、減少流通環節到打擊各種類型的“菜霸”及欺行霸市與操縱物價等行為,用十項措施來穩菜價、保民生。 今年6月29日上午,海南省省長沈曉明在海口就蔬菜供應及價格情況進行調研。他強調,穩定菜價是民生大事,要標本兼治,把功夫花在平時,一以貫之落實好“菜十條”,保持菜價穩定在合理水平。 一系列宏觀調控、精準施策后,海南“菜霸”與高菜價現象得到了一定緩解,但徹底根治還需周密部署,狠抓落實。 近日,湖北省廣水市檢察院依法將犯罪嫌疑人涂某批準逮捕。據介紹,2016年9月以來,涂某等一伙“砂霸”在廣水市應山街道觀瀾郡小區等地以高于市場價800至1000元的價格長期壟斷觀瀾郡小區砂石市場,并用暴力手段強買強賣,嚴重破壞市場經濟秩序,造成嚴重社會影響。 法律的運用對“砂霸”形成了司法震懾,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凈化了該行業的發展。 面對哈爾濱市交警系統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問題,哈爾濱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劉興東說:“此案暴露出的問題警示我們必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只有強化剛性約束,抓常抓細抓長,才能斬斷利益鏈條,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 為杜絕湘江樞紐海事處與哈爾濱市交警這類發生在群眾身邊、啃食群眾切身利益的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問題的產生,各地黨委和紀檢監察機關還需扎牢制度的籠子,夯實紀律基石,加強警示教育,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
相關閱讀:
- [ 08-02]漳州市委常委會暨市委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 [ 08-02]裴金佳主持召開會議 堅決把巡視整改工作全面落實到位
- [ 08-01]于偉國主持召開省委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
- [ 08-01]透視巡視反饋中的新詞 :“借手取財”幾多貓膩
- [ 07-31]新時代巡視利劍作用更加彰顯——十九屆中央第一輪巡視工作綜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