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獲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但于藍并不滿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電影事業獲得了長遠的發展和進步,但相較于其他類型電影的百花齊放,兒童片的發展就相形見絀了。 “那時候一到‘六一’兒童節,我這心里就愧得慌,拿不出好片子給孩子們賀節?!敝钡浇裉?,我們和她談起當時兒影廠所獲得的成績時,于藍仍有些自責。她給我們簡單算了一下,當時中國一年拍攝了八十多部故事片,其中只有三部是兒童片,“我是兒童電影的頭頭,卻不能給孩子們送去豐富多彩的兒童片。我愧對三億兒童?!?/p> 從未停歇 為兒童電影奔走呼號 除了全心全力地為少年兒童呈現佳作之外,于藍在呼吁國家和社會關心兒童電影發展、為兒童電影制造良好的成長環境等方面,也從未停止過她忙碌的腳步。 在兒影廠成立五周年之際,于藍聯合中國影協發起成立了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協會,設立了中國電影童牛獎,以獎勵優秀兒童少年影片、表彰取得優秀成績的兒童少年電影工作者,“兒童電影有了向心力,不再是散兵游勇?!庇谒{在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期間,提交了關于發展中國兒童電影事業和前景展望的提案。1994年,于藍還曾撰文呼吁“救救兒童電影”。 如今,談起兒童電影的發展,于藍仍有些無奈,“我希望國家的相關部門,認認真真地、有實效地去解決與推動兒童電影的發展?!?/p>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只有拍出更多更好符合兒童特點的影片,才能滿足兒童求知欲望,才能激發兒童豐富的想象力?!?/strong>已經98歲高齡的于藍,仍時不時地奔走在宣傳兒童電影的第一線,就在今年四月,她還出席了北京國際兒童電影周。這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最喜歡做的還是給兒童“抬抬轎子”。 雖然兒童電影事業發展的道路并不平坦,但于藍仍充滿著期待:“不管怎么說,還是會有人為兒童片努力,盡管有這么多的困難,我相信終歸會出現好影片,能夠得到孩子們的喜歡?!?/str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