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國巴伐利亞州設立了全國首個避難及遣返中心,以便加速境內難民避難申請審批程序,提高被拒難民遣返力度。這一強硬政策在德國備受爭議。難民援助組織呼吁應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對待難民,而不是將其分離屯聚。 根據規劃,巴伐利亞州的7個城市會將現有的難民中轉中心或臨時收容中心改建為避難及遣返中心。每個中心將收容1000至1500名申請避難的難民,中心內部匯集多個聯邦機構辦事點,諸如聯邦移民與難民局、聯邦勞工局、青少年局、司法部門和外國人管理局等。目前德國為待遣返難民準備的集中管理設施一般只能容納400人,并且在實際遣返過程中,難民經常因缺少證件而滯留德國。為此,設立避難及遣返中心被德國政府視為重要的改善舉措。 設立避難及遣返中心是新一屆德國聯邦政府在聯合執政條約中約定的內容,由各聯邦州決定落實。難民在中心滯留時間不得超過18個月,一旦避難申請被拒,必須立即離開。根據聯合執政條約,每年入德的新增難民數量將控制在18萬至22萬之間。 一向在難民問題上持保守態度的基社盟主席澤霍費爾擔心今年新增難民突破22萬上限,因而在7月向聯邦政府提交“移民總體規劃”,提議禁止沒有身份證件或此前在德國避難申請被拒的難民入境,并敦促各聯邦州加緊落實設立避難及遣返中心。而德國總理、基民盟主席默克爾則堅決反對在德國邊境遣返難民,兩黨由此一度還引發了聯盟黨內的危機。最終,默克爾在難民問題上做出妥協,采納了設立避難及遣返中心等意見。 雖然默克爾的妥協讓聯盟黨避免了分裂的命運,但這一強硬的難民政策在德國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難民援助組織普遍擔心,數以千計沒有工作的難民集中生活在狹窄的空間中,很容易因為爭搶生活物資、領取補助插隊等矛盾爆發大沖突。德國兒童權益保護組織“拯救兒童”批評稱,這類中心“絕不是兒童和家庭可以棲身之所”。巴伐利亞州綠黨難民政策發言人克里斯蒂娜·卡姆則呼吁:“我們要的是難民融合措施,而不是把他們分離屯聚。” 面對爭議,巴伐利亞州于近日成立了州立難民局。巴伐利亞州州長索德表示,州立難民局將致力確保在中心內開展難民的語言、工作許可培訓機會,在合適的范圍內放開行動空間,未來持更加明顯開放的態度對待難民,達到更好的平衡。(記者馮雪珺) ? |
相關閱讀:
- [ 08-02]法國兩院通過“移民法” 將縮短避難申請審批時間
- [ 07-06]日本連日大雨致3死3失蹤 當局對52萬人發避難指示
- [ 06-22]美國成頭號避難申請國 經合組織:德國退居第二
- [ 06-13]美國強化避難法 對非法跨越美墨邊境者“零容忍”
- [ 05-07]夏威夷火山噴發災情擴大 26棟房屋被毀逾千人避難
- [ 04-09]日本島根縣發生6.1級地震 大田已開設32處避難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