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綠富同興畫卷在沙海中鋪展——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紀實 這是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庫布其沙漠生態科技中心展覽館保存的20世紀90年代杭錦旗人民修建“錫烏”穿沙公路的照片(翻拍照片)。
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6日電 題:綠富同興畫卷在沙海中鋪展——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紀實 新華社記者李仁虎、柴海亮、劉詩平、任會斌 巍巍陰山南麓,鄂爾多斯高原之北,橫臥著一條長約400公里、寬5-65公里的黃色“長龍”。它似弓弦,將滔滔黃河拉出一個大大的“幾”字彎。 這是中國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庫布其沙漠,曾經寸草不生,風沙肆虐,被稱為“死亡之海”。 幾十年來,庫布其人一代接著一代干,書寫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詩。 改革涌春潮 奮斗縛“黃龍” 改革開放,激發了庫布其人空前的治沙熱情,淬煉出艱苦奮斗、鍥而不舍、改革創新的“庫布其精神”。它猶如一座豐碑,高高地矗立在大地上。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的庫布其沙漠中,技術人員操控無人機飛播造林(7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黃沙滾滾半天來,白天屋里點燈臺。行人出門不見路,莊稼牧場沙里埋……”古老歌謠,唱出了庫布其沙漠的憂傷。 庫布其沙漠橫跨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達拉特旗、準格爾旗等5個旗區,總面積1.86萬平方公里,相當于3個上海市大小。 杭錦旗道圖嘎查,是沙漠北緣的小村莊,沙丘重重包圍,房前屋后積沙成堆,羊順著沙堆上了房;沙漠腹地的杭錦旗牧民去趟鎮上,步行、騎駱駝,要走兩三天…… 無邊大漠里,一個個村莊、一個個牧民點,成為與世隔絕的孤島。 滾滾黃沙吞噬了農田草場,掩埋庭院村莊,侵害著家園。 一些人背井離鄉,有的村莊人口出走大半。 保衛田園,保衛村莊,保衛母親河,一場持續半個多世紀的治沙戰斗,在庫布其沙漠打響!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