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8月6日電(記者周舟)一個國際科研團隊6日說,把全球氣溫控制在《巴黎協定》目標內比預想更難實現,原因是氣溫升高有可能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引發多個地球系統發生突變,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 國際社會2015年達成《巴黎協定》,提出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 澳大利亞、瑞典和丹麥等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論文說,即便各國實現《巴黎協定》中確定的減排目標,地球也有成為“溫室地球”的風險。“溫室地球”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4到5攝氏度,海平面比今天升高10到60米。 論文第一作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威爾·斯蒂芬在一份聲明中說,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不是全球氣溫的唯一決定因素。他們的研究表明,全球氣溫升幅達到2攝氏度有可能會誘發其他地球系統發生變化,屆時就算人類不再排放溫室氣體,全球變暖也會進一步加劇。 研究人員提出了10個可能加劇全球變暖的地球系統變化,包括永凍土融化釋放甲烷和二氧化碳、海底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逸出、陸地和海洋儲存碳能力削弱、海洋微生物呼吸增強、亞馬孫雨林退化、北方針葉林退化、北半球雪蓋減少、北極夏季海冰減少、南極海冰減少和極地冰蓋消退。 研究人員指出,有一些地球系統處于臨界點,一旦跨越臨界點,就可能發生突變,引發很難或根本不可能停下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如果‘溫室地球’變為現實,那么地球上許多地方將不再宜居”。 研究人員認為,要避免“溫室地球”發生,不僅要靠減少碳排放,還需通過改善對森林、農業和土壤的管理以及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增強自然界儲存碳的能力。另外,還要開發捕獲和儲藏碳的新技術。 據有關統計,目前全球氣溫已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了約1攝氏度,并仍在以每10年約0.17攝氏度的速度提升。 |
相關閱讀:
- [ 08-07]全球變暖致森林土壤吸收溫室氣體能力下降
- [ 08-03]美研究發現全球變暖引發干旱與高溫“協同效應”
- [ 07-30]全球變暖,葡萄柑橘種植地“北上”
- [ 07-18]全球變暖,11億人處于“火熱”中
- [ 04-02]加拿大研究人員認為智能手機加劇全球變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