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國際觀察)重啟制裁 美“極限施壓”難解伊核難題 新華社記者朱東陽 馬驍 美國白宮6日發表聲明,宣布美國將于7日重啟對伊朗金融、金屬、礦產、汽車等一系列非能源領域制裁。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不顧各方反對重啟對伊制裁,不僅無助于伊核問題的解決,更將導致美伊關系進一步惡化,地區局勢以及美國與歐洲盟友關系也將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意在“極限施壓” 根據白宮的聲明,此次制裁將涉及伊朗政府購買美元,黃金等貴金屬交易,工業用石墨、鋼、鋁、煤炭和軟件,與伊朗貨幣相關交易,與伊朗政府發行主權債務相關活動,伊朗汽車行業。美國還將于11月5日重啟對伊朗的其他制裁,涉及伊朗港口運營商,能源、航運和造船行業,石油類交易,外國金融機構與伊朗央行交易。 專家認為,美國在制裁領域的選擇上是有講究的。美國國務院前中東事務高級官員韋恩·懷特說,美國在之前威脅的制裁范圍之外又追加了對伊朗金屬、貨幣、主權債務等多個領域的制裁,其目的是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干擾伊朗的工業和金融體系。美國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戴維·波洛克指出,金融制裁是此次制裁中最重要的,伊朗將因此無法購買美元,從而很難在美元主導的世界貿易體系中進行國際貿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重啟制裁時分了兩個階段進行,對伊朗至關重要的能源領域被放在了第二階段制裁里。同時,一名美政府高官6日在電話吹風會上對媒體表示,美國重啟對伊制裁并不謀求在伊朗推動政權更迭,只是希望改變伊朗政府的行為,特朗普總統準備“隨時”同伊朗領導人見面,并最終簽署新的伊核問題協議。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一方面重啟大規模制裁措施,一方面又留下一定余地,還拋出愿意談判的橄欖枝,這與特朗普政府此前在其他問題上采取的“極限施壓”策略如出一轍,意在通過施壓逼迫對手做出讓步從而達到自身目的。 威脅地區安全 不過伊朗面對美國的施壓并未就此屈服。伊朗總統魯哈尼6日晚表示,美國應該停止威脅,如果要與伊朗談判,就應拿出誠意。他說,伊朗人民團結一致,將挫敗美國的制裁措施。美國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無法通過這種方式讓伊朗人民屈服。 同時,伊朗還在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應對。伊朗官方媒體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6日發布消息稱,伊朗央行將從7日起實施一系列放松外匯管制的措施。伊朗央行行長赫馬蒂表示,央行將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避免政府為支撐本幣匯率穩定而動用過多的外匯儲備。他說,新措施顯現伊朗應對美國制裁的自信。 伊朗媒體5日援引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發言人的話證實,革命衛隊海軍近期在波斯灣進行了軍事演習。魯哈尼此前也曾暗示,如果伊朗原油出口被封殺,伊朗有可能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而這一海峽是海灣石油輸出的咽喉通道。 分析人士指出,以伊朗表現出的強硬姿態來看,美國的“極限施壓”未必能壓服伊朗。如果伊朗被迫采取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和退出伊核協議等激進措施,將給地區安全造成極大影響,并使伊核問題再生變故。 遭到普遍反對 事實上,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并重啟對伊制裁的行為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國際輿論認為,伊核協議化解了伊核危機,對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發揮了積極作用,各方沒有理由不支持、不執行。就連許多美國專家也認為美國的舉動有害無益。 新美國安全中心兼職高級研究員彼得·哈雷爾認為,國際社會普遍反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沒有多少國家會支持美國重啟制裁。華盛頓將不會為自己的行為找到政治支持,重啟單邊制裁所付出的外交代價將可能遠高于得益。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重啟對伊制裁也遭到了歐洲盟友的強烈反對。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6日與英法德三國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對美國即將重啟對伊制裁深表遺憾,稱歐盟將從7日起實施反制裁條例,以保護與伊朗開展合法業務的歐洲公司免受美國域外制裁影響。聲明說,伊核協議其余各方將與伊朗維系有效金融渠道,并繼續保證伊朗石油和天然氣出口。 分析人士指出,歐洲的表態說明,美國重啟対伊制裁已觸及歐洲的實際利益,雙方在伊核問題上的分歧將更加凸顯。歐洲的反制裁條例如果得到有效實施,在保護歐洲企業在伊利益的同時也將大大緩解伊朗受到的經濟壓力,使美國制裁的效果大打折扣。 |
相關閱讀:
- [ 08-07]重啟制裁 美“極限施壓”難解伊核難題
- [ 08-06]美國重拾制裁“大棒” 伊朗如何應對時艱
- [ 08-03]美宣布制裁兩名土耳其官員 土政府誓言“對等”報復
- [ 08-05]土耳其總統表示將對美國采取對等制裁措施
- [ 08-06]美重啟對伊制裁引擔憂 伊民眾抗議匯率暴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