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已成為旅游市場上的“生力軍”,但出游者卻經常遭遇消費陷阱、安全隱患等困擾 如何為“銀發游”系好安全帶? 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近幾年“銀發游”漸成時尚,但不少老年人報團出游時屢屢遭遇市場亂象,旅行社加收“年齡附加費”、低價游吸引參團卻遭強迫購物、旅游產品與宣傳不符、安全得不到保障等。 今年距國家正式實施的《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務規范》已將近兩年,老年旅游市場亂象雖有所改觀,卻依然魚龍混雜,缺乏監管。對此,不少消費者、業界專家呼吁,要進一步從監管的角度系好老人出游的“安全帶”。 “銀發游”成時尚 今年2月,全國老齡辦在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占總人口17.3%,預計到2050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占總人口的34.9%。一般認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達到10%,即意味著進入老齡化社會。 “年輕時沒時間,也沒有條件出去旅游,現在退休了,就想趁身體還不錯多到外面走走。”今年6月份從一家機械制造企業退休的華先生在一個月前就開始規劃旅行線路了,“我和愛人已經結婚快40年了,和她一起出去旅游的次數,一只手都能數過來。” 華先生說,今后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們每年都會去幾個地方,多看看祖國的山山水水。 家住大渡口區的余女士退休之前曾在重慶的一家國有企業上班,平時喜歡跳廣場舞,有一大幫好姐妹。退休之后,她們一大幫人每年春秋季都會去幾個比較小眾的地方待上一段時間,同時,每次旅游回來她們還會到旅行社拿著宣傳單研究下次的線路。余女士說,這些天她和一幫姐妹們正籌劃到東北去避避暑。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諸如“銀發游”“爸媽之旅”“夕陽紅專列”等老年旅游團越來越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國內旅游人數達50億人次,其中,有近四成是老年人。重慶一家旅行社的負責人透露,經他們初略測算,在城市老年人群體中有近20%是“旅游控”。 “老年人有了時間和物質基礎,‘走出去’就成了他們的消費‘時尚’。”有業界專家分析稱,隨著社會整體經濟收入的增長,老年人退休后的物質生活得到了保障,走出家門“看世界”便成為一種需要;同時,老年人的時間相對自由,消費觀念也起了變化,旅游便成了一項合理的消費手段,“還有不少子女認為老人辛苦了一輩子,應該樂享晚年,就資助老人旅游以表孝心”,“銀發游”自然火爆。 老年旅游市場亂象叢生 記者走訪發現,“銀發游”在國內越來越熱,低價、多景點是吸引老年人參加旅游團的一大賣點。 據重慶一家旅行社的負責人介紹,像黃鶴樓、廬山、武夷山、廈門鼓浪嶼、永定土樓這樣的線路專列10日游只要不到3000元。“低價團的確價格便宜,但是一些路線需要游客們承諾消費,我們旅行社會給消費者明說,但其他很多旅行社都不會講出來,被問及時會找借口搪塞過去。” “我媽媽去年報了一個海南‘四日游’的旅行團,加上住宿、機票一共才1000元,結果回來仔細一算買了將近一萬元的東西。”九龍坡區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她母親去年獨自報了一個低價團出游,結果下飛機后,各種交錢,各種強制購物。“本來我媽媽每次外出都很節約,但這次因為‘特產’太多,還另外又買了一個箱子,怕我們擔心,還稱是自愿的。” 陳女士還說,老年人除了遭遇消費陷阱,最主要的是還存在安全隱患。她稱,普通老年旅行團大多在30人左右,隨團醫生只在少量的旅行團中出現,更多的只能依靠領隊來照顧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如此一來,在老年團中經常會有游客突然身體不適,中途就要到醫院就診,風險很大。同時,旅行社為控制成本也只投保旅行責任險,老人得自愿去另外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這樣的做法顯然沒有考慮到老年人身體的特殊性。 此外,還有不少消費者表示,老年人報旅行團的時候,還因年齡的問題被要求多交“旅行附加費”。記者走訪發現,這筆費用也成了各大旅行社“不成文的規定”。“年齡附加費不論多少,旅游局都不允許收取,有的旅行社就采用區分年齡,實行梯級價格的方式‘打擦邊球’。”重慶一位資深的旅游從業者向記者透露,旅行社針對老人額外收取附加費,并不是因為風險問題,而是旅游目的地的地接旅行社要求收取的,重慶的旅行社大都只是“代收”。 業界專家坦言,“從強買強賣到收取‘年齡附加費’,從‘零負團費’、‘購物陷阱’一直到公然打罵游客,旅游業的亂象屢禁不止,國家雖專門出臺了相應的規范條例,但要根除弊病還任重道遠。” 要為老年人出游提供多方保障 事實上,關于老年旅游市場出現的亂象,國家相關部門早有關注,并于2016年9月1日正式實施《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務規范》,以期借此逐步為老年人出游系好“安全帶”。如今,距該規范實施已將近兩年,記者走訪發現,異常火爆的“銀發游”市場卻依然魚龍混雜,缺乏監管。 據了解,目前各旅行社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對于規范的執行力度亟待加強,除了一些大旅行社之外,部分旅行社的“老年團”產品并沒有針對老年游客有改善性的升級服務。在路上旅業集團總裁鐘暉曾表示,規范作為指導意見,在起草設立時也征集了一些企業的建議,但它畢竟不是一個強制性的法規,所以各企業在執行力度上會參差不齊。 對此,法律界人士表示,關于規范老年旅游市場,國家應該出臺強制性的法律條文,各個地方依據相關國家規定,制定切合本地旅游市場實際情況的法律細則,同時將旅游監管公開透明化,對一些違規者加大處罰力度。 “國家層面固然要有相關的標準出臺,但旅游企業也應該出臺一系列新的標準與特色服務。”從事旅游近二十余年的張靖認為,目前市場上很少有為老年人“量身定制”旅游產品,因此一些精品旅游路線,往往是老人和年輕人一同出游。 他還分析道,老年人屬于“價格敏感性”用戶,這也是一些低價團瞄準老人的原因之一,要改善這種局面,首先老年人要逐步改變觀念,旅游是享受,花錢買服務,并且自覺抵制零負團費;其次監管部門要對旅游市場加強規范與監督,加大對違規旅行團處罰力度;再者國家層面應將老年旅游加入保險體系、救援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進行支撐。 還有業界人士建議,發展老年旅游市場,要應以人為本,保障老年游客權益;轉變旅行社的經營模式,調動旅游部門和行業包括老年人的積極性,做大市場蛋糕;相關部門加強監管,規范運作,提升旅游服務質量,讓老年旅游市場走上成熟穩定健康之路。 |
相關閱讀:
- [ 08-07]陸通旅游驛站進駐南靖土樓
- [ 08-07]“我愛紐約”旅游宣傳路標成“釘子戶”?
- [ 08-07]建陽區麻沙:葡萄美食節引2萬客流 美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 [ 08-07]長泰天柱山旅游綜合度假區鯨鯊館迎來了首批海洋生物
- [ 08-07]平潭舉辦旅游文創商品項目洽談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