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柏林8月8日電 (記者 彭大偉)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8日在柏林表示,中德作為世界兩大重要經濟體和貿易、投資大國,應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支持開放市場和自由貿易,釋放反對一切形式貿易保護主義的積極信號,增進雙向開放和雙向投資。 史明德當天在中國(寧夏)·德國產業對接會上致辭時作出上述表示。他指出,中德建交46年來,兩國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內涵日益豐富,形式持續創新,以經貿合作為助推器,為中德關系注入更持久的內生動力。中國已連續兩年成為德國在全球最大的貿易伙伴,2017年雙邊貿易額達1866億歐元,占中歐貿易總額的近三分之一,相當于中國與英、法、意三國貿易額的總和。如今,中德一天的貿易額相當于兩國建交之初一年半的貿易額。按照德方統計,德國企業在華投資累計超過800億美元。近年來中國企業赴德投資亦開始提速,兩國投資合作正朝著更加平衡、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史明德表示,當前,國際形勢發展變化很快,貿易保護主義、經濟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做法正在嚴重威脅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種種亂象引發各方疑慮和擔憂。 “中德作為世界兩大重要經濟體和貿易、投資大國,更應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支持開放市場和自由貿易,釋放反對一切形式貿易保護主義的積極信號,增進雙向開放和雙向投資。”史明德同時指出,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年初以來,中國已經宣布并逐步實施一系列重要開放措施,包括大幅降低汽車進口關稅、放寬汽車行業外資股比限制、放寬金融業外資準入、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等,“未來中國仍將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這是中國發展的自身需要,也是中國醞釀已久、自主推進的措施”。 “我們希望德國政府也能相向而行,堅持市場開放,而不是相反。”史明德指出,目前,中德兩國經貿關系的密切程度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前景依然廣闊。兩國在汽車制造、能源、化工等傳統領域仍有很大合作空間,人工智能、數字化、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等新興領域逐步成為拉動中德經貿關系發展的新引擎。此外,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為兩國企業提供了務實合作平臺。“我高興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德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懷有濃厚興趣,并積極探討和謀劃參與路徑和共贏之道。” 史明德表示,近兩年,德國部分人士對中國投資、中國倡議、中國戰略有很多疑慮,甚至戒懼。對此,他強調,中國的開放、發展會給德國企業帶來巨大的機遇,而非威脅。德國企業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史明德希望德國企業能夠抓住機會,增進對中國的了解,準確把握市場方向及兩國合作大勢,抓住中國市場開放及中國投資帶來的機會,不斷做大合作的“蛋糕”:“中國企業愿同你們一道,分享改革開放的紅利,在‘一帶一路’、研發創新、智能制造、節能環保等領域探索兩國新的合作。”(完) |
相關閱讀:
- [ 04-28]中方認為美國“301條款”挑戰多邊貿易體制
- [ 04-24]全球主要財經官員齊聚華盛頓 力挺多邊貿易體制
- [ 12-13]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支持多邊貿易體制 努力推動經濟全球化
- [ 12-11]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聚焦多邊貿易體制
- [ 10-17]世貿組織總干事:多邊貿易體制并未止步不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