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25日,香港話劇團《親愛的,胡雪巖》將在廣州大劇院連演兩場。這部香港話劇團金牌制作班底打造的口碑之作,將以全新修訂劇本、新演員配搭及全新設計復排制作,以更精煉的舞臺語言呈現晚清商人胡雪巖的傳奇一生。此番廣州演出,也開啟了該劇在內地多城市巡演的序幕。日前,該劇主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道盡了這部劇的臺前幕后。談到這部話劇長演不衰的秘訣,編劇潘惠森表示:“可能是因為我們夠誠實吧。”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 這部口碑炸裂的話劇首度來穗 作為香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專業劇團,香港話劇團以其制作之精良、表演之扎實坐擁一幫鐵桿粉絲。《新傾城之戀》《德齡與慈禧》《最后晚餐》《有飯自然香》……幾乎每一部都會留下好口碑。《親愛的,胡雪巖》是香港話劇團為數不多的一部歷史劇。 20年前,《親愛的,胡雪巖》由香港資深劇作家潘惠森創作而誕生,并在兩年后榮獲第十屆香港舞臺劇最佳劇本獎。2016年,香港話劇團導演司徒慧焯重新打造此劇令其煥發新的生機。 此次,2018新版《親愛的,胡雪巖》于8月24~25日在廣州大劇院上演兩場后,將開啟內地多城市巡演的序幕。 追夢而達無堅不摧的境界 編劇潘惠森翻看舊稿,想到的其實是美國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因為“蓋茨比這個人有著一種異于常人的追夢的激情,我覺得,現如今,有夢的人已少,有夢而去追的人更少,追夢而達無堅不摧的境界者,可謂奇人異事了。我希望我寫的胡雪巖,也有這種魅力”。 20年前,潘惠森在創作劇本時,首先對“雪巖”這個名字感到費解:“在我的意識里,‘雪’和‘巖’是如此充滿戲劇性的矛盾。事實上,胡雪巖也不辜負這個名字的意韻,一生大起大落,活出一臺精彩大戲。” 劇本中,潘惠森引用了一副對聯來襯托出胡雪巖對人生的體悟:名場利場無非戲場做得出潑天富貴,冷藥熱藥總是妙藥醫不盡遍地炎涼。“他看得透,但跳不出,畢竟,他也是人,不是神。”潘惠森表示,“人生應該去追求什么?這是我希望人們看完這部戲后會去思考的問題”。 “親愛的”是一種知己般的慰藉 在舞臺上飾演胡雪巖的潘燦良,對于此次出演《親愛的,胡雪巖》,他表示:“劇本豐富、濃縮,每場戲跳躍很大,是很大的挑戰。有趣的是,他不是以賺錢的態度去對待他的世界,他透過經商這方法,令自己更有能力為人,賺錢不過是他擅長的生活方式,然后他有更多事情想做。不過,編劇、導演對人物有更大的拓展,會帶出他的野心、欲望。” 該劇31幕分場,極盡機巧的舞臺布景、皮影戲加上戲曲身段,彌漫著煙火氣,卻不失歷史正劇的風范。 該劇背景雖是晚清,但臺詞、邏輯思維方面并不追求復古,也不是要去講一個所謂“史實”中的胡雪巖,正如導演司徒慧焯評價,這個胡雪巖“跳脫靈巧又狂妄自信,甚至有現代人的觀點和語境”。 劇名《親愛的,胡雪巖》,胡雪巖“可愛”之處在哪里呢?在現代人的觀點中,可能在于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欲望:他要飛黃騰達,早早就選擇了要成就一番事業。這個戲,最終寫出了胡雪巖起伏一生中的意氣風發與最終隕落。而穿越漫漫的時空,胡雪巖也可能在后人一句“親愛的,胡雪巖”中,得到知己般的慰藉。 2018版《親愛的,胡雪巖》,“無論是導演、演員還是舞美、音樂,都是從頭來過,跟排一個新戲沒分別。至于會不會有讓人期待之處,我當然希望有,但觀眾說了算。”潘惠森說,“觀眾喜不喜歡不是我能掌控的。我能做的,就是誠實地創作。觀眾為什么會喜歡《親愛的,胡雪巖》?也許就是因為我們夠誠實吧”。 越多人分演, 越顯得他獨一無二 2016年版《親愛的,胡雪巖》,是司徒慧焯執導的第100個舞臺劇。此番重新制作,司徒慧焯表示,這次從劇本處理、導演手法、演員配搭、舞臺設計都推陳出新,“是重新演繹”。司徒慧焯要借胡雪巖事跡緊扣當下瞬息萬變的世道人心。 新版《親愛的,胡雪巖》有大刀闊斧的改動,“2016版胡雪巖大半生追名逐利后選擇放下,這次他深深不忿、覺得不能放棄而仍想有所行動。要滿懷希望,還一定要踏實做點事情”。 2018年版的《親愛的,胡雪巖》精煉不止在劇本,更呈現在舞臺設計及演員調度上,以前的舞臺設計以箱與框為意象,這次則用上黑色鐵鏈做簾子:“這次的景是個黑洞,胡雪巖置身自己的黑洞。黑色鐵簾似水又似波浪,可以穿過去,有時卻被封住;它們亦像紗一樣朦朧。” 演員陣容和配搭方面同樣花心思:“有不少演員要分演多角,只有三個人沒有分演。這很有趣,因為越多人分演,越顯得胡雪巖獨一無二。”而除選角年輕化之外,全劇人數更由25人減至17人,這種規模也有利于在內地多個城市巡演。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