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電子發票可以大幅節省企業發票購買以及間接管理成本。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所屬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電子發票系統可以與企業內部的信息系統無縫對接,實現發票信息全面電子化,有助于企業提高賬務處理的效率,并能及時給企業經營者提供決策支持。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電子發票開具量達13.1億張,預計到2022年將可能高達545.5億張,保持超過100%的年均增長速度。 航天信息在涉稅電子票據領域積累了較強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行業應用經驗,實現行業多項首創。據航天信息董事長時旸介紹,他們首次在全國上線推廣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首次在發票上應用漢字防偽技術,開具了全國第一張營改增發票。航天信息旗下的51電子發票服務平臺主要提供電子發票一站式的開具、交付、查驗、報銷、歸檔等服務,實現電子發票的全流程業務覆蓋。目前該平臺已為全國各地稅務機關和納稅人提供服務,累計開出電子發票25億張。 以電子發票和非稅票據為代表的電子票據已經進入全面推廣、廣泛應用階段,但在監管、使用、數據共享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重復報銷、查驗不便、追溯困難等現象成為電子票據全面推行的“絆腳石”。為此,航天信息借助區塊鏈的開放共識、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分布式一致性、隱私保護等特性,開發出基于區塊鏈的電子票據系統。 據時旸介紹,航天信息采用區塊鏈技術,建立了稅局監管、第三方服務平臺和社會組織共治的電子票據鏈,將電子票據數據、流轉、狀態等信息上鏈,實現對這些信息的鎖定,做到電子票據可信、可驗證、可追溯,解決了電子票據的監管與使用困難。同時按照電子票據鏈約定,在電子票據利用過程中,共同維護一個電子票據賬本,統一了電子票據相關標準和服務入口,極大方便了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對電子票據的使用。目前,航天信息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電子票據系統在北京、山東、湖北、安徽、寧夏等地試運行狀況良好,入鏈發票及非稅票據達30余萬張,將有助于提升票據流通領域信息化水平,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時旸表示,航天信息致力于為國家從“以票控稅”向“信息管稅”管理轉變提供支撐,利用區塊鏈技術破解行業痛點,讓各平臺間的發票信息共享變成現實,降低對企業監管成本,全面提升互信、安全、便捷水平。 |
相關閱讀:
- [ 08-07]發票申領新政落地 新辦納稅人專票申領兩日內就可辦結
- [ 07-24]福州市晉安區稅務局開出掛牌后首張增值稅發票
- [ 07-18]團伙騙領增值稅發票逾億元 20名嫌犯被批捕
- [ 07-16]旅客違規攜帶100條海豹鞭入境被攔 有購物發票也不行
- [ 07-06]停一次收費20元且沒有發票 停車辦:該停車場沒有報備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